健康養身★運動的迷思與事實

【彭玉章�台北醫學大學兼任運動醫學講師】

迷思: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如走路、菜園或花園工作等對身體沒有好處?

事實:其實,這些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長時間來說,是最理想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因為這些身體活動最能有效運用肌肉,且最不容易引起傷害,並能終其一生行之。

迷思:短時間的運動沒有用,你必須至少一次運動卅分鐘才有用?

事實:很荒謬!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運動的主因。根據研究,即使走五分鐘去吃飯、爬樓梯五分鐘,都對健康有幫助。當然,如果把走去冰箱拿東西吃等這一類的每一分鐘也算進去,又有點離譜,最好是運動十分鐘以上。研究顯示,運動三次、每次十分鐘跟一次運動卅分鐘對健康的效果差不多。

迷思:如果沒有運動到痠痛的程度是沒用的?

事實:最完美的運動是你隔天沒感覺怎樣,以前的諺語說「不痛無效」,現在正確的說法應該為「無痛效果大」才對。

迷思:當你年紀大時,新陳代謝減緩時,體重自然增加?

事實:如果你一直做加強肌力的運動,則新陳代謝率及體重就能終生維持穩定。當然,如果你少運動,就要少吃些。

迷思:光是運動無法減重及燃燒能量?

事實:中等程度的運動(如快走一小時六至七公里、慢慢游泳、優閒地騎腳踏車、自己拉車打高爾夫球)可以使代謝從休息的每分鐘一大卡增至每分鐘五大卡,也就是運動六十分鐘可消耗二百五十大卡。此外,運動還可以增加你的代謝率。

迷思:瘦的人不需要運動?

事實:瘦,不是健康的保證。運動最大的好處不是減重。研究顯示,體重中度超重但長時間運動的人比體重瘦但不運動的人長命。

迷思:不運動的胖小孩長大後,脂肪自然會消掉?

事實:運動的習慣最好從小時候開始。少運動的小孩會繼續保有他們的嬰兒脂肪,持續增加體重至成年。這些小孩和他們不運動的父母一樣,過著靜態的生活最容易得心臟病。

以上的事實是根據哈佛校友研究、佛萊明漢心血管疾病研究計畫及美國公共衛生署長的「身體活動及健康報告」等所做的陳述及推薦,值得國人重視與深思。(作者亦為苗栗後龍新光診所副院長)

相關推薦

『8個健康小細節』 ①唇乾燥別去舔:唾液蒸發後更乾燥 ②運動後別吃葷:酸性食物不利於解除疲勞 ③打噴嚏別摀嘴:可能引起中耳炎 ④起床後別疊被:翻開被子過會再疊 ⑤吃火鍋別喝湯:長期沸煮生成有害物質 ⑥服藥後別躺下:藥物不易入胃 ⑦吃飯後別游泳:劇烈運動出現腹痛 ⑧腹瀉時別吃蒜:刺 ​​激腸壁加重病情...

閱讀詳情 »

【經期不該多吃的食物】 其實不只是吃冰,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例如冰品、茄子、絲瓜、黃瓜、冬瓜、蟹、田螺、海帶、竹筍、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澀的食物, 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熱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都應該避免在經期內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暢的狀況。...

閱讀詳情 »

【8種蔬果皮的功效】 1.西瓜皮:消暑解渴、清熱解毒。 2.冬瓜皮:消暑、健脾、利濕之功效。 3.黃瓜皮:抗菌消炎和刺激白細胞吞噬。 4.蘋果皮:對慢性腹瀉和神經性結腸炎、高血壓等有一定療效。 5.梨皮:涼心潤肺、除火消痰。 7.柚皮:理氣、化痰、止咳、平喘。 8.橘皮:理氣化痰、健脾去濕、降血壓....

閱讀詳情 »

【止鼾五妙招】 ①枕頭不要太高,睡前點滴鼻通良效; ②花椒5—10粒,每晚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透後服下,連服5天; ③晚上睡覺前,用大拇指關節按揉眉心,鼻樑骨上面有個小窪的地方,多按一會; ④兩手互相按虎口;⑤大拇指指甲掐按食指指尖,靠外側,距離指甲縫隙2mm左右的地方,多按壓一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