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學生要從醫? 北醫校友走不一樣的路

醫學生要從醫? 北醫校友走不一樣的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學生就應披上白袍成為醫師?台北醫學大學出版新書,紀錄12位校友的不同人生,包括金曲獎創作歌手蕭賀碩、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美國疾病管制局資深聯邦醫官謝文儒,以及員林皓生醫院院長蔡宗冀等人。

蕭賀碩說,自北醫醫檢系畢業,順利考取醫檢師執照,曾到北醫附設醫院工作,之後選擇去唱片公司當助理,放棄穩定的工作,只為投入音樂創作。一路走來,在她最落魄的時候,口袋僅剩下100元,仍抱持著「要做就要做對」的態度,最後抱回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持續用音樂關懷社會議題。

畢業於北醫大藥學系的釋惠敏說,在選擇出家的時刻,雖曾內心掙扎、家人阻攔,但仍下定決心,醫學背景讓他擁有紮實的科學知識,結合豐厚人文素養,更揉合不同領域的智慧,以創意推動佛學文化,在大學與人文教育上,能貢獻一己之力。

蔡宗冀是員林皓生醫院院長,他選擇婦產科為終生職志,與太太爭取日本三麗鷗空間授權,成為全球唯一的Hello Kitty婦幼醫院,提供孕婦及小朋友最舒適的醫療環境。他認為,北醫大的人文教育,讓他更重視病人的心理感受。

北醫大學校長閻雲認為,這些校友的行動力,證實了實踐夢想不難,只要去做,就有成功的機會,呼籲同學相信自己,就會有美好的奇蹟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大醫院人潮壅塞問題,由來已久,健保署想透過調整醫學中心門、急診部分負擔等方式,改善這問題。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醫師認為,想紓解大醫院人潮,強化基層醫療能力,才是治本之道。強化急重症醫療能力 幫助醫療分級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表示,政府這幾年花了不少心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鑑於安寧緩和療護的觀念愈來愈普遍及重要,國家政策上亦已經將安寧療護的照護對象拓展到非癌症病人。日前,成大醫院與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及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基於服務末期病人及重視末期病人照護品質理念,共同合辦「善終無界限:安寧緩和療護高峰會」,期望每個人的生命終了都能好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曾經因為近視放棄夢想嗎?台灣是近視王國,據統計,國內近視人口比例高達43%,將近1000萬人有近視的困擾,其中3分之1更是高度近視。不少年輕人夢想當軍官、警官、飛行員或是運動員,卻因近視而無法實現;如今,透過雷射近視手術,讓近視不再成為實現夢想的阻礙。3大錯誤用眼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飲食改變、生活壓力、荷爾蒙刺激等影響,國內年輕女性罹患乳癌有增加的趨勢;依據103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發生率為婦癌排名第一位,死亡率排名第四位。其實,現代醫療科技十分進步,只要早期診斷與治療,早期乳癌治癒率極高。臨床上就有一名輕熟女,在接受不孕症治療時,發現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