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量身打造運動處方簽 糖友多動更健康

量身打造運動處方簽 糖友多動更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糖尿病佔台灣人口盛行率約4%,年發生率約1%,45歲以上的男性為7.9%,女性更高達17.3%,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不容忽視。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葉峻榳指出,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規則運動可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率!

不到一半的糖友有運動習慣

以糖尿病人而言,運動更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體能、促進體重減輕、維持理想體重、有助於血糖控制、改善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相關危險因子、加強病人的自信心及減少心理壓力。但根據研究,大約只有不到一半的病人真的有進行一週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此外,糖尿病人身體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受傷風險比一般人來的高。

運動前測 藉以瞭解能力

葉峻榳醫師指出,糖尿病人的運動處方箋可分成心肺訓練、阻力訓練、伸展運動、矯正訓練,每項都建議進行運動前測。而運動前測是用來瞭解糖尿病人目前的心肺能力、最大肌力、關節活動度、動作缺陷等。

心肺訓練前測 從低強度開始

使用跑步機,有周邊血管病變者可改用腳踏車。測驗從低強度開始往上提升,評估最大攝氧量、心跳、血壓、心電圖變化等。

阻力訓練前測 測最大反覆次數

使用機械式器材、等速肌力測試儀等,來測定最大反覆次數(1 Repetition Maximum,簡稱RM),指的是在一定負荷下,能進行動作的最大次數。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簡稱ACSM),阻力訓練與前測的絕對禁忌症如下:不穩定心絞痛、冠心症、嚴重心衰竭、無法控制的心律不整、嚴重肺高壓、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急性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膜炎、嚴重高血壓(>180/110mmHg)、主動脈瓣剝離及嚴重糖尿病眼底病變。

矯正訓練前測 找出動作缺陷

運動前,如果肩關節、胸椎、髖關節、腳踝等沒有足夠的活動度,亦或頸椎、肩胛骨、腰椎、膝關節沒有良好的穩定度,直接運動就容易出現問題導致受傷,可先進行矯正動作檢測,找出身體的動作缺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北醫學大學創校六十二年,共計四萬五千多名校友投入醫學、藥學、公衛、生技等領域,表現優異,除了為台灣醫界奠定深厚的研究及臨床根基,校友們深入台灣基層,齊心守護著國人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於中華民國一一一年三月二十日舉辦第十二屆理事長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李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愛美是人的天性,近幾年全球醫美風氣大開,「醫學美容」已成為最具潛力的趨勢產業。其中,非侵入式且不影響工作及生活的「輕醫美」,不僅協助節省民眾接受療程的時間,還能幫助民眾「低調」變美,再加上近來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逐漸放寬戴口罩規定,雙下巴、鬆弛等「礙美」問題頓時像是少了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Lydia是個雙寶媽,兩胎都自然產的她,因生產時歷經較長的產程,生完第二胎就明顯感覺陰道鬆弛,只要咳嗽或大笑還會有漏尿的困擾。這些困擾一直持續到二寶要上小學,甚至頻尿問題還變嚴重,與先生的閨房之樂也越發不順利。 高雄泌尿科診所張美玉醫師表示,各年齡層其實都有可能發生「頻...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稍緩學童返校視力健檢,許多家長都收到了「視力不良通知單」,憂心忡忡地帶孩子到診所檢查。台灣學童近視率居高不下,小六學童近視率高達7成,疫情不但改變了生活習慣,也加速了「線上教學」的發展,學童觀看螢幕時間拉長,近視度數不斷攀升。新莊知名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