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提升免疫力 蛋白質要攝取足夠

癌友提升免疫力 蛋白質要攝取足夠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飲食要營養均衡才能有強健的身體,但是對於癌友而言,卻是個難題;不但在治療時會因為化療副作用而噁心嘔吐食不下嚥,在治療之後也會對於飲食有所忌口,甚至會害怕吃肉;對此,營養師提醒,癌友在治療中及治療後,營養要均衡,尤其是應該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身體才不致於虛弱,也才不會貧血,並能提升免疫力。

吃營養品可攝取均衡營養

新光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夏子雯表示,癌友在治療中的飲食熱量要比一般人來得高,通常基本需求都有1800-2000大卡以上,而若是正常飲食無法進食,則是可吃營養品來補充,營養品中所含有的營養較均衡,一瓶約有250大卡的熱量,若是選用濃度較高的營養品,熱量也可提升至500大卡左右。

蛋白質能讓免疫力提升

而對於已經治療完成的癌友們,該如何吃出健康呢?夏子雯營養師建議,飲食只需要均衡就可以,而對於身體較虛弱者,則是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可讓免疫力提升,還有蔬菜水果的攝取量也要足夠,蔬果的抗氧化物質能抵抗自由基的攻擊。

治療中8份肉 治療後6份肉

至於一天該攝取多少蛋白質才足夠呢?夏子雯營養師說,癌友在治療中,蛋白質攝取量應是體重乘以1.2 -1.5倍,以60公斤體重者而言,也就是72-90克,大約是8份豆魚肉蛋類,一份肉一兩重,是三根手指頭大小,或是一個雞蛋也是一份;而治療後則可維持均衡飲食,適量蛋白質約每公斤體重1公克即可,換算成蛋白質份數則約是6份豆魚肉蛋類。

治療中吃紅肉補血 治療後吃白肉

有很多癌友不太敢吃肉,深怕肉類會誘發癌症;不過,夏子雯營養師強調,雖然飽和脂肪是促進身體發炎的一種物質,但只要所吃的肉不要有太多油脂,選擇吃瘦肉即可,治療中的癌友還是要吃紅肉補血比較快,以免有貧血問題;至於治療後則是可選擇吃白肉如魚及雞肉,並減少雞皮的攝取,才能減低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年約45歲的帶團導遊,因為蛀牙和牙周病的影響,上排牙齒僅剩下2、3顆好牙,以及少數因蛀蝕後殘餘的牙根,長期忙碌之下對於缺牙的狀況不以為意,前陣子因為疫情關係突然閒了下來,才決定要正視缺牙問題,經過牙醫諮詢最後採取All on 4的治療方式1日重建完成,終於找回「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前三位,其中心臟衰竭屬於長期死亡率高的疾病,不過心臟衰竭在穩定用藥控制的情況下,患者仍可恢復到正常狀態,過著理想生活。一位年輕爸爸因為罹患三高又有抽菸習慣,三十多歲便被診斷出心臟衰竭,醫師發現他的心臟缺血情況嚴重,性命岌岌可危,妻子帶著兩個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的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優減442飲食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篩檢共識出爐!台灣肺癌儼然已成新國病,加上許多患者確診多晚期,針對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的適用對象、規範,醫界過去仍持續討論。對此國健署攜手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和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共同編撰「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