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挨餓瘦身! 營養師研發「優減442飲食法」

不挨餓瘦身! 營養師研發「優減442飲食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的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

優減442飲食法 一個月可減4公斤

很多人以為「少吃」就可以減肥,但往往減下來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很快就會復胖。其實,成功減肥的關鍵是必須減掉脂肪,增加肌肉讓基礎代謝率提升,才不復胖。

營養師黃韋堯所屬團隊研發的「優減442飲食法」,經實證結果顯示,一個月下來可以健康減掉4公斤體重,瘦身效果不錯。所謂「優減442飲食法」,是根據每日控制與分段進食的時間,讓胰島素分泌減緩,降低脂肪合成,增加燃燒激素,進而改善身體阻抗性的一種飲食調整的優化策略。

把握身體代謝黃金10小時 不怕復胖

此優化的飲食瘦身法結合時下正夯的「間歇性斷食法」,是以身體機能運作調整區隔進食的時間,在人體燃燒代謝循環最好的黃金10小時裡,在「4hr.4 hr.2 hr」的分段時間內,將所有食物吃完即可。也就是:第一餐與第二餐間隔4小時;第二餐與第三餐間隔4小時;第三餐吃輕食無負擔的食物,於2小時內消化完,所以食物在體內大概10小時的時間循環。

黃韋堯進一步解釋,一般正常吃正餐大約4小時消化完全,就開始會微餓,因此設定4小時是符合一般人的身體結構,而輕食晚餐吃的量和油脂比較少,大概2小時就會消化完,其他時間以喝水為主,不額外再吃食物;其他14小時不進食,讓身體習慣利用脂肪當作能量去燃燒。

若採行「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妥善分配進食與體內代謝的時間軸,以及優化飲食內容、調整身體荷爾蒙,在「黃金10小時」內可有效提高整體身體的代謝、減少發炎、增加細胞修復、有效利用堆積脂肪當能量作系統式管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後,即使往後沒有刻意節食,也不用怕再復胖了。

黃韋堯強調,「優減442飲食法」妥善分配運用黃金10小時,不僅提高身體的代謝率,有效減輕體重,也可避免飢餓感可能帶來的身體不適性或心態崩潰而報復性飲食,尤其分段進食能讓體內記憶性燃燒更徹底,堅持度也更持久,才能開心吃,瘦身效果更持久。

【飲食建議】

1.搭配早餐和午餐為正餐。

2.正餐的一半要吃蔬菜;1/4吃蛋白質食物,包含:黃豆、豆漿、黑豆、毛豆、肉、蛋、魚及海鮮;1/4吃水果或澱粉醣類。

3.晚餐輕食建議以液體為主,例如:牛奶、豆漿、清湯類或代餐等,不吃固體食物。

4.其餘14小時以水分補充為主,每日喝水量須達到至少2000至3000cc,每次喝約200cc左右,1天喝10次,才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運動搭配】

1.一周建議可以有1至2天早上起床空腹做低強度有氧的運動,直接利用脂肪去燃燒產生能量,減脂的效果佳,但如果身體不適或有低血糖問題則不宜運動。

2.一周安排1至2天做肌肉的訓練運動,讓肌肉可以生長,不論是減脂還是增肌運動,在運動後補充一杯450cc無糖豆漿即可。

營養師  黃韋堯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研究所

國家考試合格榜首營養師

NCSF美國運動營養專家SNS

AFAA美國個人體適能顧問PFT

糖尿病衛教師CDE

腎臟病衛教師CKD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證照HACCP

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能力鑑定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冬天到了,大家穿上厚重衣物同時,也有一些人的皮膚出現大量的皮屑,甚至奇癢難耐。醫師表示,近年疫情年,人人猛向雙手噴酒精,使得雙手乾癢的患者大增,到了冬天更是難以應付。如果你也有同樣困擾,不妨聽聽醫師給的建議。 防疫期間狂噴酒精 皮膚乾癢病患增2成 皮膚科主治醫師胡怡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聖誕節即將到來,許多店家們為了營造過節氣氛,會一直重複播放聖誕音樂。「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最近去到哪裡,是不是都會聽到這首應景的歌曲呢? 整天重複的聖誕音樂 大大影響店員的心理健康 對於某些人來說,聖誕節可能是一年當中最美好的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19年攝護腺癌新確診7,115人,在十大癌症中在第5位,比對2018年排名竟上升1位,新患病人數成長471人,十大癌症中僅少於大腸癌;早期攝護腺癌藉由手術能阻止癌症惡化,但攝護腺在骨盆腔深處,緊鄰血管、肌肉、與性神經,假如手術時傷害到其他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便祕」可說是一種文明病,隨著飲食逐漸西化,加上生活壓力大、久坐、水分攝取過少及作息不規律等問題,使得受便秘所擾的民眾日漸增加,根據統計,約80%的民眾曾有過便秘問題。由於腸道關係著人體70%的免疫系統,而長時間未排便不僅易有腹脹感,同時也可能造成民眾心理壓力,進而陷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