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生活習慣不良 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的環境下,情緒緊張加上飲食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累積下來,恐使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奇美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江季湘指出,冬季更是心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期,要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就應從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心血管相關疾病已蟬聯五年十大死因第二及第三名;江季湘說,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中風等,都屬於心血管疾病,尤其生活在危機因素較多的人,罹患疾病的機率更高,像是飲食習慣、抽菸、工作壓力,甚至是有家族病史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不得輕忽嚴重性。

心臟所需的養分、養氣等都是由冠狀動脈輸送,這時若冠狀動脈發生硬化等問題時,恐就會誘發症狀;江季湘說,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也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因此平時應減少攝取過多油脂、鹽分等刺激性食物,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等,才能降低罹病機率。

另外,也可多攝取像玉米、大蒜、洋蔥、燕麥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物;江季湘呼籲,少吸菸喝酒,改變生活型態,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找上門,若有相關症狀時,則應盡快尋求醫師診治,才能避免造成症狀加劇,危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6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杯700c.c的珍珠奶茶,熱量就超過650大卡,1杯下肚等於喝下12顆方糖,超過人體1天的攝取量,而熱量更是等同於1個便當。許多人以為點手搖飲時,只要少糖、3分糖,就能減少熱量,卻忘了珍珠、椰果、布丁等內容物,熱量驚人。為此,食藥署公布手搖飲標示新制,從明年1月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5歲林女士,數月前好心收養一隻小奶貓,因幼貓怕生排斥外人,以致於常常在照顧時被抓咬傷,不久前發現右側鼠蹊部出現一個疼痛腫塊,原以為惡性腫瘤,進而前往血液腫瘤科求診,經轉介至感染科後診斷為「貓抓病」,醫師給予抗生素及少量類固醇治療後迅速康復,也提醒秋冬是該病高峰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女性經期來臨,經常說要補鐵,特別是紅豆湯特別受到喜愛,衛福部食藥署在網站闢搖專區提醒,雖然紅豆鐵質含量非常豐富,但相較肉類的鐵質吸收率差,建議可以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幫助吸收,並且鈣與鋅也會降低鐵質吸收率,因此如果缺鐵身體應少吃一些相關食物。 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日在推特表示週一傍晚6點半(台北時間上午6點半)出院,結束為期三天的住院行程,今日傍晚返回美國白宮持續完成治療,川普今日也在推特向民眾表示:「我目前感覺狀況非常良好,不要害怕新冠肺炎,更別讓它主導你的生活。」不過川普病情雖有好轉,仍讓白宮醫師擔心病情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