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生活習慣不良 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的環境下,情緒緊張加上飲食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累積下來,恐使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奇美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江季湘指出,冬季更是心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期,要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就應從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心血管相關疾病已蟬聯五年十大死因第二及第三名;江季湘說,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中風等,都屬於心血管疾病,尤其生活在危機因素較多的人,罹患疾病的機率更高,像是飲食習慣、抽菸、工作壓力,甚至是有家族病史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不得輕忽嚴重性。

心臟所需的養分、養氣等都是由冠狀動脈輸送,這時若冠狀動脈發生硬化等問題時,恐就會誘發症狀;江季湘說,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也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因此平時應減少攝取過多油脂、鹽分等刺激性食物,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等,才能降低罹病機率。

另外,也可多攝取像玉米、大蒜、洋蔥、燕麥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物;江季湘呼籲,少吸菸喝酒,改變生活型態,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找上門,若有相關症狀時,則應盡快尋求醫師診治,才能避免造成症狀加劇,危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6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接受糞便潛血篩檢,遠離大腸直腸癌危機!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照元教授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定期糞便潛血篩檢可以降低死亡率。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琮琨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百老匯音樂劇在台成功演出22場,在新冠疫情下,是全球唯一如期演出國家,受到各界關注,原訂俄羅斯芭蕾舞團也將接續熱潮,卻發生表演者檢驗確診,團員必須居家隔離,表演全面取消的窘境。外界質疑,到底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能不能夠上台表演,有沒有統一標準可以遵循,指揮中心表示,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我最大的心願是能自在抱孫女,享受含飴弄孫之樂。」盧先生飽受乾癬困擾20年,病灶反覆發作讓他體無完膚,常遭冷言冷語,為遮掩患處,大熱天也穿著長袖長褲。一度誤信偏方導致疾病惡化,全身皮屑猶如移動式雪人,一動即大量皮屑飄落,無法自在地抱孫女,所幸他積極就醫,接受最新生物製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冬至總讓人滿心期待,看著鍋子裡面翻滾的圓滾滾湯圓,又軟又Q,不論是甜的鹹的,吃下肚就感到幸福與滿足。冬至吃湯圓是華人的傳統習俗,象徵團圓、圓滿的含意,也有說法是吃完湯圓之後就添加一歲。但營養師提醒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應吃得健康又沒負擔,不要節日過完,血糖與體重都飆高。湯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