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70歲的許伯伯2年前開始,關節出現疼痛,以為是平時工作操勞造成,因此尋求民間漢方療法,但治療1年後病情未好轉反而惡化,不僅關節腫大造成無法工作,半夜也常抽痛,天天都睡不安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許伯伯罹患的是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多患者常誤以為是一般筋骨痠痛,導致就醫時延誤病情,目前可透過生物製劑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

林理信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症狀是精神不佳、全身痠痛等,症狀常被混淆,患者往往會先向中醫或復健診所求助,因此平均會延誤1~2年才被確診罹病,常常導致關節已受到破壞,目前全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已達6萬人之多。許伯伯治療初期使用傳統止痛藥,但仍無法減緩疼痛,改用小分子口服藥後,關節腫痛情況緩解,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選擇多元,傳統藥物治療適用於中、重度病友,若成效不佳,則會改以生物製劑治療。今年初衛生福利部核准小分子口服藥物,可直接從細胞內抑制發炎反應,緩解關節腫痛;口服藥物更提升病友用藥方便性。日前通過健保給付,病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需要使用類固醇,雖然效果佳,但長期使用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有些甚至是不可回復的副作用,將對身體造成負擔。林理信說,自己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堅持不使用類固醇,而是以免疫調節劑為主的根本治療為主,減少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4

相關推薦

你會挑食嗎?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吃「便當」,因為便當就像個百元福袋,打開除了白飯以外,可能會出現很多令人想逃避的食物如:冷凍三色豆、醃漬牛蒡絲、韭菜......等。但營養師指出,挑食的定義其實很模糊,有的人對某些食物是「不喜歡、盡可能不吃」,有的人是「某些食物打死不吃」。在網路上擁有高人氣的營養師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我國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而依據各國之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後少數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二劑的BNT疫苗胸悶 疑為急性心肌缺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隨著近視雷射科技的進步,民眾用近視雷射矯正視力的意願也隨之升高,而除了價格之外,恢復期與術後視力穩定度也是消費者所在意的。藝人安心亞接受SMILE近視雷射滿1年,近期開心分享視力還是穩定維持1.0、也沒有眼睛乾澀問題,引發消費者對於該近視雷射的好奇。 據統計,全台近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桃園報導】疫情燒進校園!桃園市新冠疫情延燒,桃園市長鄭文燦在1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目前狀況。其中有4所學校的採檢結果出爐,匡列篩檢者皆為陰性。連日疫情出現零星確診個案,鄭文燦表示「每3天就傳1輪,患者從感染到有傳播力,不到3天,有需要在社區與家庭擴大採檢。」,在16日又傳出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