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學遇上寒冬 小心病毒齊發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寒流來襲,流感疫情狂飆,尤其是剛開學的校園,更要小心群聚感染!小兒科醫師表示,今年流感病毒株的種類比去年複雜,有學童接種了公費流感疫苗,仍因感染了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而來掛急診;另外,因諾羅病毒感染,全家大小上吐下瀉跑醫院急診的也不在少數。提醒民眾,家中有嬰幼兒與長輩都屬於高危險群,應做好清潔與衛生,小心防範「流感病毒」與「諾羅病毒」(Norovirus)肆虐的雙高峰期。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秉昇指出,流行性感冒病毒是屬於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有ABC三型,症狀類似感冒,但比一般感冒更嚴重,除了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流感病毒還會引發全身性不舒適,例如頭痛,全身痠痛、疲倦、聲音沙啞等,就連食慾與活動力也會明顯下降。

由於並非所有醫療院所都可以進行流感病毒的篩檢或培養,因此根據病人的臨床症狀,若類似流感者便通稱為「類流感」病例。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的流感季節中有85%屬於A型流感,其中超過一半是屬於H3N2亞型,重症死亡率約20%;B型流感則占了15%,重症死亡率約10%;而C型流感對人體健康則較沒有影響。

吳秉昇醫師指出,今年罹患類流感的總人數不僅比去年多出許多,病株的突變類型也比去年複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度的公費流感疫苗對於B型流感的保護上較為不足。日前就有一名7歲學童,去年底才在學校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沒想到前陣子竟出現高燒及類流感症狀,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後,經快篩確診為B型流感,所幸在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後,學童已痊癒。

而近期除了流感處於高峰期,家長也要留意諾羅病毒(Norovirus)正在發威!吳秉昇醫師說明,諾羅病毒的症狀是上吐下瀉,傳染途徑大多是因吃了沒有煮熟的食物,而把病毒吞下肚;或是因接觸嘔吐物或排泄物後未清潔手部而感染。尤其小學生在學校被傳染後,父母照顧過程中若疏忽洗手,也容易因此被傳染病毒。最近急診也有不少病例,都是全家上吐下瀉,大人小孩全部躺在醫院急診室打點滴。且諾羅病毒的治療沒有特效藥,只要徹底洗手、補充水分後大多都能痊癒。

※ 五個健康小防護:

1、家中六歲以下小朋友、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與慢性疾病者,都是流感的高危險群,除了本人儘速打疫苗,有高危險群的全家人都應該接種疫苗,全面提高防備。

2、寒流來臨,怕冷的小孩或大人可使用乾洗手去除部分病毒;如果手上鼻涕與飛沫分泌物很多,仍需用洗手液沖洗。

3、抵抗諾羅病毒,要吃煮熟的食物;用洗手液清洗,徹底清理穢物。

4、國內施打的公費疫苗是三價流感(2A+1B)疫苗,目前也可施打自費的4價疫苗(2A+2B),以完整預防B型流感病毒感染。

5、注意個人衛生與咳嗽禮儀:戴上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多休息。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8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洲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野火竄燒,台灣再新增1名歐洲移入個案!患者發病前曾經在愛爾蘭與比利時,目前無法判斷明確感染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排除將整個歐洲都列入旅遊警示。另外,須自主健康管理者,未來也可能要利用手機或電腦,每天上傳體溫或有無相關症...

閱讀詳情 »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56歲黃小姐接受右側乳癌手術後,右上臂出現腫脹狀況,連睡覺都無法側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到台中榮民總醫院接受治療,重建整形外科醫師賴志昇檢查後發現是淋巴水腫導致,經評估後以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後狀況良好,右上臂水腫狀況已得到改善。 醫師表示,肢體的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當地時間周三(11日)下午宣佈,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定為「全球大流行」,原因為全球確診感染病例激增,躍至2周前的13倍,中國以外各國疫情繼續惡化。   消息一出,全球股市狂跌。由於歐洲疫情嚴峻,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宣布,除了英...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不同於以往在家坐月子的傳統觀念,現今多數產婦願意花錢到產後護理之家度過這段時光,少則10天、多則40天,主要原因在於希望透過產後護理之家的護理師及相關專業人員,協助提供照護寶寶的技巧及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趁這段時間將自己的身體調養好,讓自己更有能量面對育兒生活。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