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電子病歷呈現價格 醫師會改變處方行為?

電子病歷呈現價格 醫師會改變處方行為?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根據健保署最新資料,去年健保支付醫療檢查項目,前20名支付金額總計就高達新台幣688億元,其中以電腦斷層攝影檢查支出金額最高,達新台幣92億元,其他為超音波檢查、磁振造影檢查,支出金額依序為新台幣90億元、58億元。健保資料顯示,台灣醫療支出在1998年時為2520億元,到2016年,增長至5933億元,成長幅度達2.4倍。

醫療費用高漲問題 全球都頭痛

不只台灣,世界各國都面臨醫療費用高漲問題。為了讓醫師比較有成本概念,許多國家健保機構開始採用「診斷相關群」(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作法,就是同一組診斷給付相同的錢,這時候醫師就需要將成本納入考量。如果某位醫師治療某位病患時,不需要運用太多昂貴檢查,就可以準確診斷、評估病程嚴重度,就能降低治療費用,而這樣不但符合病患住院給付標準,說不定還可以獲得較多盈餘。

電子病歷顯示檢查項目價格 可以解決問題? 

隨著電子病歷普及,許多醫院會在住院、門診電腦處方系統主動呈現每項檢驗、檢查的價格,鼓勵醫師多使用價格較低的檢驗、檢查,以獲得較合理DRG利潤。可是,至今尚無隨機臨床試驗證實這樣的設計是否真能改變醫師處方行為。

近期《美國醫學會雜-內科學期刊》刊登一個隨機臨床試驗,以美國賓州費城三間醫院為研究重點,研究當中,住院患者的電子病歷會主動呈現每項檢驗檢查的價格,研究人員比較系統變更前後一年的醫師處方行為差異。

即使電子病歷顯示檢查價格 影響也很有限

結果發現,總體來說,醫師開立檢驗、檢查的量並沒有顯著改變,當觀察族群縮小至加護病房病患時,數據顯示,醫師建議的檢驗、檢查數量有降低趨勢,若將檢查項目按費用高低分組,可以發現較高費用的檢驗檢查量降低,而較低費用的檢驗、檢查量則升高。

其他因素 也會左右醫師處方行為

事實上,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醫師處方、檢驗行為。除了醫療專業考量,有時病患、家屬也會對檢驗、檢查項目提出要求,醫師可能擔心未來有醫療糾紛,所以會防衛性地多開檢驗、檢查處方箋,這樣才能獲得較多證據,以利未來醫糾訴訟。

另外,許多儀器廠商也會給醫師一些回扣,有些醫院則會讓醫師抽成,這也會影響醫師處方檢驗、檢查行為。這些都屬於非醫療因素,因此單靠電子病歷主動呈現藥物、檢查項目價格,恐怕無法輕易改變醫師處方行為。

延伸閱讀

1.Sedrak, M.S., Myers J.S., Dylan S. Small, D.S., et al. Effect of a Price Transparency Intervention in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on Clinician Ordering of Inpatient Laboratory Tests The PRI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1, 2017.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7.1144

2.Sinaiko, A.D., Chien, A.T. Achieving the Promise of Price Transparency.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1, 2017.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7.1676

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5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不少人對於疼痛的忍受能力相當的強,只要沒有超出自己的忍耐極限一定不會就醫治療。像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手臂、肩膀痠痛,一定有不少人認為貼貼痠痛藥膏即可。在對岸有位彭先生也是抱持著這樣天真的想法,讓他的手差點錯過黃金的治療期而遺憾終生。 從六、七年前開始彭先生的左手臂就有疼痛的症狀,原以為是之前拉傷的後遺...

閱讀詳情 »

    一名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暱稱為D.B.的男子日前在醫院接受結腸鏡的檢查,由於他怕忘記醫生所交代的重要注意事項,所以帶了錄音機打算記下醫囑。然而在檢查時他忘記把錄音機關掉,沒想到卻錄下了在場的麻醉師跟醫生對於他的身體所開的各種惡劣玩笑。  ▼負責手術的麻醉師之一蒂芬妮...

閱讀詳情 »

No.1趴在桌子上睡覺  對於上班族來說,午睡多會採取伏案睡覺,這時如不注意,將會傷害到健康。  其實,伏案睡覺不僅不能使身體得到徹底放鬆,反而會使身體的某些肌肉群、汗腺、皮膚仍處於緊張狀態,導致睡完覺後容易感到更加疲憊。  另外,伏案而睡有時還會導致身體各部位出現不...

閱讀詳情 »

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開始不重視早晚,多而對晚餐越發的重視起來,晚餐你吃的有多好,相信你心裡也有數,但營養豐富的食物適合晚上食用嗎?晚餐吃什麼好?晚餐吃什麼減肥效果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一一講解,了解下晚餐不能碰的六類食物分別是什麼。食物晚餐也需要保持適量的清淡,最好是選擇一些含脂肪少的食物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