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易發怒 應加強憤怒管理訓練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青少年往往較難控制怒氣,尤其遇上挑釁或誤會時,不小心可能會出現動手傷人等錯誤行為;屏東戒治所輔導科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主要是青少年的大腦中,主掌衝動控制的前額葉皮質尚未發展成熟,加上正值荷爾蒙變化等因素,才導致容易怒氣衝天。

家長也不需過於擔心,其實只要多加強青少年管理憤怒的訓練,未來也能成為理性且成熟的大人;柯俊銘說,要能有效控制情緒,可掌握包括端正認知、熟悉徵兆、暫避風頭、預先計畫、勤練放鬆、善用幽默以及找出癥結等原則,最後在透過尋求平衡下,透過不斷溝通,兼顧青少年的需求與外在限制,達到管控怒氣的目的。

臨床心理師柯俊銘進一步說明,像是端正認知,就是教導青少年勇於面對生氣的情緒表現,不應習慣性的壓抑或隱藏,並且透過肌肉緊繃、心跳加快等常見的生理徵兆,適時自我提醒,若仍無法冷靜下來,則可暫時抽離現場,暫避風頭,並按照平時預先的替代方法,跑步、打沙包等來有效宣洩。

另外,也可透過學習深呼吸、冥想等幫助放鬆,並多嘗試以幽默的態度看待憤怒的事情;柯俊銘呼籲,家長與老師應幫助青少年找出真正發怒的原因,才能有效對症下藥,讓青少年們越了解如何適當的表達情緒,才能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也能做到尊重他人的原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60

相關推薦

  王先生最近不停的打噴嚏、流鼻涕、嚴重脫發,他感覺很奇怪:“自己是不熬夜、生活習慣非常好的人,為什麼身體這麼差?”醫生會診後,結論讓他驚呆了,原因居然是因為他三年來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涼開水。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早起喝一杯水,可能是很多人都覺得是有利於身體健康...

閱讀詳情 »

肝是人體分配血液的調節器。流入人肝臟的兩路血液(肝動脈、門靜脈),本就較流入其他髒器為多。肝炎必有炎性分泌物,再加上壞死的肝細胞和來自門靜脈的瘀腐物質,凝聚附著於肝,可以使淋巴阻塞,造成痞滿症狀。 肝病的病理,變化不一,極為復雜,有充血、瘀血、凝瘀、硬化等不同;在症狀方面,有的來勢洶洶,有的纏綿反...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很多人在飲食中提倡“無肉不歡”,所以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肉類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而在所有的肉類中雞肉是人們最常吃的肉,可是人們對於雞身上哪些部位有毒不能吃,卻是不清楚的,其實在雞身上有些部位是不能食用的。如果你吃了,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的。...

閱讀詳情 »

這個東西堪比「還魂草」,可惜99%的人竟然只把它當佐料… 圖片來源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