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溼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剛新婚就病發,只能靠另一半背著走,家事不能做,連切菜都成問題!」30年類風溼性關節炎資深病友徐小姐的經歷,是許多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都有過的。針對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醫師多半會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來緩解疼痛,保持關節活動度;而新型注射方式的隱藏式針頭不僅可降低患者注射恐懼,使用起來也方便許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張棋楨主任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在台灣盛行率約0.4-1%,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約1:4。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發生障礙,讓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而破壞身體正常結構的疾病,最常侵犯四肢小關節,且倘若控制不好,可能會導致關節變形、甚至殘障。

遺憾的是,患者一旦發病就難以痊癒,只能以藥物控制病情;目前醫界普遍認為,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成效最顯著。張棋楨主任指出,生物製劑可藉由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作用,來調節免疫機制;然而,患者在減輕發炎的同時,容易因免疫力降低,而增加感染風險,例如肺結核。

因此,醫師常會建議患者選擇半衰期較短的藥物,因為代謝快、在體內停留時間短,較能降低感染風險;且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發現,使用一週兩針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併發結核病的機率較低。

施打方式上,近期也有類似胰島素筆針的新型注射筆形式,相較於傳統針筒裝注射劑,施打過程中完全看不見針頭,因此能降低患者對針頭的恐懼,且不需額外抽取藥劑。只要病患遵守「一壓二拉三喀喀」步驟,在家就能輕鬆施打,是病友不錯的選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08

相關推薦

從超商買來的麵包和蛋糕,已經被我放在陽台上超過一個禮拜,幫我打掃的歐巴桑,有天實在忍不住說:「妳怎麼把麵包放在外面啊?要不要拿去放冰箱?」老實說,我是在做一個實驗。這些麵包,我天天期待它發霉,但很抱歉,它們好得很,一點都沒有要發霉的樣子,就連蒼蠅、螞蟻都引不來,完美無缺到簡直像是剛出爐。我腦中突然閃...

閱讀詳情 »

【手腕運動緩解鼠標手】 伸直右手,手掌向上與手臂成90度角,以左手輔助保持動作10秒。 手腕反方向向下,仍然與手臂成90度角,保持10秒。 用左手幫助,輕輕向身體方向轉動右手手腕,保持10秒。 再向外轉動右手手腕,保持10秒。然後左右手互換轉動。 左右交替為1組,建議每次做10組。...

閱讀詳情 »

為什麼矯正骨盆,就能瘦?骨盆緊縮,就能瘦下來!這是「人的身體定律」。位於身體中心的骨盆一旦緊縮,會有下列效果發生:1、矯正全身骨骼,肌肉發展將重新發展,全身更加緊實。2、胃會變小。所以隻要少量進食就會有飽足感。3、過食掰掰。頭腦清晰變好了,隻要吃飽,就自然會停止繼續進食的動作。頭腦會告訴自己:「肚子...

閱讀詳情 »

【感冒後該做的9件事】 1、找一張床,休息; 2、補充維C; 3、吃黑巧克力,能止咳; 4、打開加濕器; 5、吃流質食物,能緩解鼻塞; 6、每天喝2000毫升水; 7、遠離乳製品; 8、服用非處方藥; 9、耐心等它過去,7天左右才會自行消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