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肉族小心! 滿腹便便毒素恐上身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現代上班族飲食習慣不良,加上三餐外食,肉類攝取過多、蔬果又吃太少,工作壓力大,以致餅乾、蛋糕等加工食品不離手,往往導致排便不規律、宿便堆積體內;營養學博士強調,纖維量攝取不足會影響腸道蠕動,進而減少排便,宿便堆積更會破壞腸道好菌,壞菌滋長產生毒素,腸道吸收後導致毒素流竄全身器官,造成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生病。

三餐老外的你,是食肉一族嗎?可得要小心,不愛吃蔬果,纖維質攝取不夠,無法正常排便,代誌就大條了!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攝取過多肉類,經過腸道分解會產生含氨類毒素,而加工食品中的防腐劑、人工色素等非天然成分,會消滅腸道好菌,進而破壞腸道系統。

「腸道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吳映蓉執行長舉例,人體的腸道系統如同一座城牆,好的腸道充滿好菌,能加速分解毒素排出體外,抵抗病毒、細菌;反之,腸道壞菌太多,毒素會藉由血液傳送至全身器官,進而影響免疫系統,造成身體負擔,而多攝取纖維質、攝取含有寡糖的蔬果、或是補充益生菌都是最增加腸道好菌的好方式。

那要如何保護腸道呢?吳映蓉強調,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並大量攝取蔬菜、水果。蔬果中富含纖維素、抗氧化物,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並加速腸道修復。她進一步指出,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而蔬菜大多是含非水溶性纖維,水果則含水溶性纖維較多,因此除了攝取蔬菜,也要吃水果。以女性為例,一天應攝取4份蔬菜、3份水果,一份粗估量為一個拳頭大小。

吳映蓉執行長指出,很多蔬果食材對腸道健康很有幫助,如牛蒡富含菊糖,能增加腸道好菌,讓壞菌少的狀況,而玉米、竹筍等粗纖維的蔬菜,能加速腸道蠕動,而木瓜、鳳梨等水果中的消化酵素能幫助消化;蕃茄中的茄紅素、葡萄的花青素、花椰菜的蘿蔔硫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具有修復腸道的功能。

除了改善飲食習慣,生活型態也不可忽視。多喝水、多運動,每天喝足2000C.C的水份,並搭配2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透過身體律動,增加腸道蠕動,也是促進排便的好方法。至於要如何增加纖維的攝取量?吳映蓉執行長則是分享個人經驗,她是先從主食著手,將白米飯改為糙米飯,每次進餐時就先吃蔬菜,並強迫自己多吃一點,增加各種顏色蔬菜量的攝取,從此就再也沒有發生便秘的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49

相關推薦

被產銷業者宣稱有助戒煙的電子煙,今天遭到世界衛生組織公開打臉。世衛組織今天建議各國應管制電子煙銷售,並呼籲在證明電子煙的二手煙不會對他人有害之前,應禁止在室內使用,也應禁止賣給未成年人,或是自動販賣機銷售。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公布針對電子煙銷售、吸食的專案報告。報告指出,多數電子煙並未透過獨...

閱讀詳情 »

魚類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經常吃魚對促進智力發育、降低膽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明顯的作用。但是,魚的種類很多,各種魚的保健功 效並不相同。為了讓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所需的魚類,下面我把幾種常見魚類的保健功效介紹如下,趕緊壹起來看壹下吧。壹、胖頭魚胖頭魚也叫鱅魚,其味甘、...

閱讀詳情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沒有保護好我們的雙腳,可能將“寸步難行”。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腳部。那麼,怎樣發現疾病隱患呢?專家指出,當腳部出現一些症狀徵兆時,就要提高警惕,是否是由某種疾病引起。下面為您總結了腳部6大疾病症狀徵兆。 症狀一:腳抽筋 睡覺時總是腳抽筋,應該增加鈣...

閱讀詳情 »

每天早晨懶得起床,經常感覺渾身痠痛,白天精力不足,做事發愁,記憶力不好,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這些窘況長期困擾著某些患者,其中一部分人被確診為「慢性疲勞綜合症」。再仔細追問病史,多數病人常年伴有「入睡困難、睡不實、夢多、易醒、早醒」的症狀,而這些情況就是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