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內循環網絡的暢通-訓練氣的運動 閉吼開哈

閉吼開哈

體內循環網絡的暢通-訓練氣的運動 閉吼開哈

當人體肌肉出現疼痛時,與體內缺氧不完全燃燒,因而 產生乳酸堆積無法代謝有關,此時增加肺活量、吐故納新就很重要。「閉吼開哈」是我參加愛笑瑜珈的活動之後,親自 體會出來而發展的動作,這是一種拍手擴胸配合呼吸發聲 的氣功,藉此增加呼吸量。「閉吼開哈」發聲目的是紓解壓 力,當人體的壓力被釋放出來之後,身體的疼痛也會隨之減 少,而聲音可以加強氣血循環,如果能夠在空曠的地方發吼 出來,會是一種很好的舒壓運動。

「吼哈」兩個聲音是人類從小就會發出的聲音,發 「吼」音時口腔前小後大,發「哈」音時,口腔前大後小; 發「吼」音時共鳴點在胸腔,發「哈」音時共鳴點在腹腔的 丹田穴。

我們發出聲音時產生的振動可以幫助呼吸和血液循環, 一般人運動的時候常常忽略呼吸,正確的呼吸方式則是動作 的時候吐氣,而發出吼哈聲就是最好的吐氣呼吸法。

當我們拍手的時候,可以讓手部的五臟六位產生震動, 我運用許多手部的穴位注射治療痠痛,也鼓勵患者多拍手通 氣血。拍手也是一種正面的肢體語言,我們快樂的時候會拍 手,此時也會自然而然地感到快樂。

如果剛開始做此動作時無法長笑或大笑,不妨先做打開 雙手做「哈」的動作,打開雙臂動作是一個勝利者的姿勢, 可以讓人心胸開闊,充滿正向的力量。

閉吼開哈的做法是以四拍「吼吼哈哈」為一回,拍兩次,開兩次,重複此動作10到15回,重點是運動時要配合呼 吸的節奏。如果在人多的地方不方便發出聲音時,也可以改用十指交扣的方式取代拍手,再用丹田小聲地哈氣出聲。

 體內循環網絡的暢通-訓練氣的運動 閉吼開哈

---本文摘自《健康金三角養生法

體內循環網絡的暢通-訓練氣的運動 閉吼開哈

精采試閱

第二章 物理篇:找回身體原有的健康曲線

第四章 氣血篇:體內循環網絡的暢通

 

作者簡介    

蔡凱宙

現任蔡凱宙骨科自然診所院長,之前為國泰醫院骨科名醫。醫院行醫近20年,看過的病人不計其數,其中最多是因跌倒而導致行動不便,以及因身體各部位酸 痛而導致日常生活受影響的病人。鑑於門診時間有限,往往無法跟病人完整說明骨骼保健方法,因而近年來藉由演講,將多年來的看診經驗及心得傳達給大眾,教育 大眾如何在每日的坐、臥、立、行等活動中,保護、訓練、強化自己的肢體肌肉及骨頭。

諸如教導民眾利用自製的「米球」進行拋接訓練,加強手眼協調能力及平衡感,減少跌倒受傷的機率,或借鏡北歐地區的健走杖,推廣以健走杖取代枴杖,讓人 們端正身體、強化脊椎。蔡醫師的演講幽默風趣,國、台、客語三聲帶,態度親切,相當受到歡迎。眾多演講影片在Youtube上廣為流傳,最流行的一支影片 點閱率已超過36萬人次。

此外,他對於健康的推廣更從「治療」層面轉向「預防」層面,提倡人要遠離過敏源、只吃真食物,天天運動、時時大笑,讓自己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溫度太低冷出一身雞皮疙瘩?近期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率領台大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台籍學者合作的跨國研究發現,雞皮疙瘩竟然暗藏了生髮密碼。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工程系特聘教授林頌然教授指出,動物實驗中發現,當雞皮疙瘩作用出現時,其實是交感神經高度活化的狀態,高度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口將癌病友重拾原本日常生活,陽光基金會每年都會提供口腔癌病友身心重建服務,陪伴他們積極復健,並找回人生希望。陽光基金會北區中心主任王佩珊指出,許多人因罹患口腔癌,不僅得承受疾病之痛,也造成家庭面臨困境,透過基金會的專業團隊協助下,提供病友在營養、經濟、復健、心理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再度傳出日本腦炎病例!衛福部疾管署今(11)日公布2名日本腦炎確診個案,分別是住在南投40多歲男性,與住在屏東50多歲女性,都在7月感染,陸續出現發燒、意識不清、語言能力降低等症狀,目前仍在醫院治療。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40多歲的南投病例,在7月下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是有傷口或是其他皮膚問題,不需要其他的處理,只要貼個人工皮就可痊癒,這是真的嗎?食藥署對此闢謠,表示並不是所有傷口都適合使用人工皮,例如範圍過大、深度較深的傷口,或是感染性傷口,以及傷口周圍皮膚脆弱、不平整者,都不建議使用人工皮。另外針對燙傷處理,也呼籲勿信麵粉、蘆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