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黃斑部病變治療新契機! 8月開放健保給付

黃斑部病變治療新契機! 8月開放健保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70歲的黃先生,罹患黃斑部病變後,視力開始明顯退化,生活起居也大受影響。不僅開車時常撞壞後照鏡,還常常出車禍,所幸在接受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後,視力狀況恢復良好,生活起居也可自理。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眼科部賴旗俊副部主任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出現在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上常會漸次出現視物變形、放大或縮小,最後造成視力喪失。一般來說,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嚴重者2-3年內就會面臨失明危機。

治療上,賴旗俊指出,目前眼科醫界普遍認為,治療黃斑部病變的第一線療法,是透過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直接作用在黃斑部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受體,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長、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且不會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是目前唯一可以改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療法。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8月開始,健保給付可用於治療黃斑部病變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除了可抑制血管生長因子VWGF-A,還可抑制PIGF(胎盤生長因子),對於復發及頑固型的黃斑部病變患者可明顯改善視力狀況。且由於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生物活性較佳,維持期只要兩個月注射一次,便可迅速改善病患症狀。

賴旗俊進一步說明,在治療的頭三個月期間,每月注射可讓視網膜的水腫情況明顯改善,達到改善視力的效果。此外,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還可減少施打的針數及病人的負擔,家人也不需要常請假陪同就診,對醫師、病人及家屬來說,都是一大福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0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前一陣子,日本偶像劇女星竹內結子,傳出因為產後憂鬱症而自縊,令許多喜愛她的廣大影迷不勝唏噓;現在竟然有研究發現,準媽媽在懷孕期間若有嚴重的孕吐,孕期或是生產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較高,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 研究在倫敦招募了214位懷孕未滿3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台灣的新冠病毒疫情相較其他國家控制良好,民眾在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都會配合戴上口罩,許多鼻過敏患者的症狀也因而有所改善,並對口罩養成了依賴性。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口罩雖可暫時抵擋都市空氣中揚起的灰塵、塵蟎、懸浮微粒,不過一旦脫下口罩,鼻過敏症狀仍可能隨時發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體重卻直直往下落時,小心!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是又加上體溫經常升高,有躁熱感,心跳加速和手抖等症狀,很可能是罹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通常甲狀腺亢進用藥物治療會有明顯的改善,但當藥物無法發揮效用去控制病情時,就需要考量放射碘治療或是透過外科手...

閱讀詳情 »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根據臺灣過去調查第2型糖尿病的研究,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盛行率約30%,在糖尿病前期亦有周邊神經病變的風險,可造成肢體末梢電麻刺痛,增加下肢截肢的機率。因此,認識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及學習適當的足部照顧為病友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