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黑糖致癌? 神破解讓你安心|Knowing

黑糖致癌!?神破解讓你安心

《康健雜誌》指稱黑糖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這樣的標題實在是危言聳聽,如果,每天泡一杯黑糖水,用約20克(濃度算很高的黑糖水了),就算用《康健雜誌》抽驗的黑糖中,丙烯醯胺含量最高的那一種黑糖來泡(1公斤2740微克),除以五十分之一,這杯黑糖水的丙烯醯胺含量不過54.8微克,一天就算喝上20杯,人體都還有能力代謝。

如果要這樣指稱黑糖,那還不如說「飲用水中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因為黑糖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吃的,而水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喝的。

黑糖致癌? 神破解讓你安心|Knowing

這是衛生福利部,在2015年4月10日所舉辦「論高溫炒炸食品中如油條、薯條、洋芋片等丙烯醯胺的管理」的公聽會的報告原文,其中有幾個重點:

一、動物實驗顯示丙烯醯胺在腸胃道內消化吸收相當快速,且能廣泛分布在體內各器官組織,但丙烯醯胺及其代謝物也極容易被分解並隨尿液排出體外。而在人體代謝方面,基於丙烯醯胺也會被人體中適當微生物與(或)相關酵素分解,所以會正常的代謝與排泄,不會在體內蓄積。

二、其中,有一段算是明確食用限制量的說明:

「鑑於丙烯醯胺在水質處理/淨化的廣泛應用,世界衛生組織已針對飲用水中丙烯醯胺的最高限量規範為0.5 mg/kg,而我國環境保護署對飲用水水質處理劑聚丙烯醯胺中丙烯醯胺的最高限量亦同。」

以此來推斷,這樣的建議限制是根據,原則上每人每天會飲用2000c.c.,也就是2KG的水,所以每天人體能代謝調的丙烯醯胺至少是1毫克(mg),也就是1000微克(μg ),而且這是天天可代謝的量唷,而且就這樣的規範來說,是可代謝一輩子,都不會產生積累的。

因此,《康健雜誌》指稱黑糖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這樣的標題實在是危言聳聽,如果,每天泡一杯黑糖水,用約20克(濃度算很高的黑糖水了),就算用《康健雜誌》抽驗的黑糖中,丙烯醯胺含量最高的那一種黑糖來泡(1公斤2740微克),除以五十分之一,這杯黑糖水的丙烯醯胺含量不過54.8微克,一天就算喝上20杯,人體都還有能力代謝。

如果要這樣指稱黑糖,那還不如說「飲用水中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因為黑糖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吃的,而水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喝的。

三、本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調查國內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參考國衛院提供之國民健康飲食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可進一步推算國人攝取食品之丙烯醯胺暴露量。結果顯示國人丙烯醯胺暴露量普遍低於歐美,最大原因為飲食差異,歐美主食多為馬鈴薯,馬鈴薯在加工過程中易有丙烯醯胺生成。

但,連「國際間並未訂定食品中丙烯醯胺限量標準」,為何呢?因為「由於丙烯醯胺是食品於正常加溫過程中可能產生之副產物,並非基於加工需要而添加,或是受污染導致,故我國與國際間主要管理方式是經由公開相關資訊提供大眾參考,並透過飲食指導(如減少攝取高溫油炸或烘焙的食品、多攝取蔬果及均衡飲食),以及輔導食品業者自加工製程降低產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而減少丙烯醯胺的攝取,以降低對人體健康之危害風險。

透過加工操作之指引及飲食教育宣導即可有效降低其暴露風險,故目前並無訂定食品中丙烯醯胺限量標準之必要。查目前國際組織Codex、WHO及先進國家如美國、歐盟等,亦未訂定食品中丙烯醯胺限量標準。」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1歲楊老先生腎功能惡化到第4期,恐走向洗腎。原來他20年前曾有血尿及急性腰痛等結石症狀,幾天後就不痛而未加理會,但這種不會痛的結石長久堆積在左側輸尿管,造成左腎積水並永久失能,右腎又病變而瀕臨洗腎,拿掉石頭的意義不大,假如左腎出現感染,就要將整個左腎取掉。結石落入輸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近十多年來一直高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甚至高出第二位的心臟疾病近一倍之多,一般治療為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標靶甚至免疫治療,但病人也希望透過中醫的體質調理與調節免疫力,盡量提高生活品質、增加存活率與存活時間,同時透過完整的西醫追蹤檢查,讓醫師群與病人都更能掌握住病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使用3C螢幕產品來安撫孩子嗎?小心長期下來可能對孩子視力造成影響!為幫助現在父母解決3C育兒難題,國民健康署編製《手機還我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用3C育兒的情境傳授正確、創意且有效的育兒妙招,可望幫助家長們一方面解決生活中3C育兒困境,一方面也為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因早期發現不容易,導致臨床上發現症狀時都已進入晚期,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惡性腫瘤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已連續38年佔死因首位,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亞東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林玠虢指出,想要遠肺癌最好的方式就要透過健康檢查,目前可藉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發現早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