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09年印尼亞洲自由車賽瀕死經驗,中華隊「嘟嘟」巫帛宏更懂得珍惜生命和身邊所有的一切,「我把每一場比賽,都當做是最後一場在比。」他說。
6月滿30歲的巫帛宏是高雄楠梓人,身高173公分,體重71公斤,但小時候的他身材圓滾滾,有個可愛的綽號叫「嘟嘟」。從小愛運動的他,楠梓國小六年級暑假時,跟隨哥哥巫家宏的腳步加入自由車隊。
但剛練車時,求好心切的巫帛宏很拚,常常暈倒,把隊友嚇壞了,「只知道心臟好像不大好,也可能是太拚了吧,還好後來暈倒次數變少了,我也就沒放在心上。」
原本巫帛宏主攻短距離場地賽,是一公里個人計時賽好手,不斷苦練下,巫帛宏很快地在自由車場上闖出一片天,2005年在澳洲阿拉夫拉運動會勇奪四金一銀。
「自由車讓我有了努力的目標,至少知道,自己不是個什麼都不會的人,也讓我找到自信。」不管大大小小的比賽,巫帛宏都很重視,全力以赴,「我把每一場比賽,都當作是最後一場在比。」
考慮到短距離項目國際競爭太激烈,在教練蔣光燦建議下,2006年多哈亞運前,巫帛宏決定轉攻公路賽和中長距離場地賽,短距離訓練練就的爆發力,成為他最大優勢,2007年底便在環南中國海自由車賽第三站拿到銅牌,讓他信心大增。
轉攻中長距離場地賽後和公路賽後,巫帛宏佳績頻傳,2008年日本奈良亞洲自由車錦標賽拿下男子全能賽金牌,接著在泰國亞洲盃自由車賽勇奪三金,2009年、2010年分別拿到亞洲自由車賽全能賽亞軍、季軍。
但練公路賽和中長距離場地賽的訓練量,是練一公里個人計時賽時好幾倍,這讓體重曾飆到81公斤的他,一度暴瘦到70公斤,後來復胖到78公斤,備戰2013年國際自由車環臺賽時,歷經三個月、9000多公里魔鬼特訓,再降到71公斤。
巫帛宏在亞洲自由車公路巡迴賽也有不俗表現,2012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拿到第一站單站亞軍、2014年第一站亞洲第一;2013年環鄱陽湖國際自由車賽勇奪第五站冠軍,成為第一位在該項比賽奪冠的臺灣車手,2014年再拿大中華冠軍。
2014仁川亞運,巫帛宏在男子個人全能賽排第六、個人公路排第八。身為亞運三朝元老,巫帛宏自我解嘲說:「年紀大了,只剩一顆腦袋贏別人,現在騎車腦袋較清楚,不像以前那麼衝動。」
2009年,是巫帛宏多災多難的一年。
三月國際自由車環臺賽,巫帛宏本想為地主拿下第一站愛河繞圈賽冠軍,沒想到第三圈就摔車,右肩嚴重擦傷,右手腕脫臼,雖然最後仍拿下國內第一,但賽後到醫護組清洗傷口的痛苦神情,讓巫媽媽黃秀莉哭紅了眼。
巫媽媽邊哭邊嘀咕:「手都脫臼了,不要比了!」但面對媽媽的「禁車令」,巫帛宏苦笑說:「為了這場比賽,我準備了那麼久,「怎麼可能只因為摔車,就不比了!」
年中巫帛宏入選「備戰2010年廣州亞運奪金計畫」,前往澳洲集訓,有一天訓練結束後,回到住所(外籍教練的家),才發現發生火災,「我的電腦、手機等,都全被燒光了,所有的東西突然在一瞬間化為烏有,這種感覺很震撼、很痛。」
沒想到八月還有個更可怕的經驗在等著他。「到印尼參加亞洲自由車賽時,我比完美式接力賽,還沒下跑道就暈倒了,我覺得自己一直吸不到空氣,全身抽筋、瞳孔放大、慢慢地失去意識,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快掛了。」
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掛急診後,巫帛宏迷迷糊糊中,只感覺到自己在醫院待了好長的時間,過程中有人幫他打針、戴氧氣罩、吊點滴,「這是我第一次瀕臨死亡的感覺,幸運撿回一條命後,我更懂得珍惜生命。」
但騎車這條路很辛苦,巫帛宏坦言數度想引退,「主要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覺得沒進步,又沒薪水可養活自己,所以中間有出去工作過,但實在沒辦法放棄最愛的自由車,只好一再激勵自己,決定後就別放棄,要用雙腳踩出自己的人生。」
歷經多場國際大賽體驗,現在的巫帛宏是用「頭腦」在騎車,「衝刺型選手沒有猶豫的本錢,必須在第一時間評估自己當下的體力,抓緊發動的最佳時機,才不會讓勝利擦肩而過。」
退役後,巫帛宏想要開一間複合式餐廳,「我愛喝咖啡,和黃亭茵又對做甜點有興趣,所以我想把兩種興趣結合在一起,開一間單車主題咖啡廳,用我們的最愛自由車當擺設。」至於較拿手的甜點是?嘟嘟說:「輕乳酪蛋糕。」
相關搜尋: 運動台中 咖啡廳 安靜台中 咖啡廳 讀書高雄 咖啡廳 讀書台北 咖啡廳 推薦台北 咖啡廳 包廂台南 咖啡廳 讀書東區 咖啡廳 看書我的電腦 光碟機董事長樂團 一條命複合式餐廳奧運 中華隊輕乳酪蛋糕不鏽鋼鍋 第一次蘇打綠 小時候運動彩券減肥運動運動彩龍龍運動網運動中心運動器材有氧運動凱格爾運動運動筆記紫錐花運動台中咖啡廳徵人台中咖啡廳的精選早餐台中咖啡廳打工台中咖啡廳 看書台中 咖啡廳 無線上網
相關推薦
劈桿還是切桿?教你如何打好短桿!
打高爾夫攻擊果嶺的一桿出現偏差,有個決定需要做了:下一桿要怎麼打呢?切桿,劈桿還是推桿? 作這個決定取決於幾方面因素。但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解析下切桿與劈桿的不同之處。 即使是電視解說員也經常混淆切桿與劈桿。看比賽時,球員在距果嶺30碼遠的位置擊球,有多少次聽到解說員大叫“多棒的切桿!...
閱讀詳情 »揮桿中重要基礎-桿頭滯後!
你的觸球是不是總不夠紮實穩定?經常打厚或打薄?球友告訴你頭要保持壓低,或是身體還要多轉?按照這些建議去做,但是仍然打不好球。我打賭你會因此對高爾夫非常沮喪,覺得一定有什麼打球的“奧秘”你沒有發現。 是的,高爾夫確實有一個“奧秘”。優秀的球...
閱讀詳情 »2012亞巡賽資格考人數新高,尤萊和鄭鎮參賽
將在新年1月進行的2012年亞巡賽資格學校考試吸引了總共599名高爾夫球手們,創下了亞巡賽資格學校考試參賽人數的新高,其中前世界頭號業餘球手皮特-尤萊(Peter Uihlein)、前英國業餘錦標賽冠軍鄭鎮等名將都將爭奪新賽季亞巡賽參賽卡。 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總共599名高爾夫球手們將會角逐2...
閱讀詳情 »新年到!是不是也該換新桿了?
各式各樣的新產品開始走上球具店貨架的時候,琳瑯滿目,令你愛不釋手。你能控制住消費的衝動嗎? 漫長的冬季,你無論下場還是打練習球的頻率都大大降低(北方的朋友甚至可能根本不摸桿),春暖花開,當你再次拿起過去的“兵器”時,會對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它可能太長、太重,或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