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1、“蒙頭”睡覺:

  由於天冷,許多人害怕頭部著涼,喜歡用被子蒙著頭睡覺,殊不知蒙頭而睡,以被蒙面睡覺易引起呼吸困難,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時間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缺氧,造成睡不好覺,易做噩夢。醒後則會感到頭暈、乏力,精神萎靡。

  2、帶“胸罩”睡:

  胸罩對乳房是起保護作用的,但戴胸罩入睡則會招至疾病。當心胸罩變兇罩!特別是誘髮乳腺腫瘤。據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每天戴胸罩超過17小時的女生患乳腺腫瘤的危險比短時間戴胸罩或不戴胸罩者高20倍以上。這是因為乳房長時間受壓,淋巴回流受阻,有害物滯留乳房的結果。

  3、“坐著”睡:

  不少女性工作緊張,回到家後感覺十分疲倦,吃飽飯就往沙發上一坐,開始打瞌睡。而坐著睡會減慢心率,使血管擴張,加重腦缺氧,導致頭暈、耳鳴現象的出現。

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4、睡前“飽餐”:

  睡前吃得過飽,胃腸要加緊消化,裝滿食物的胃會不斷刺激大腦。大腦有興奮點,人便不能安然入睡,正如中醫所說“胃不和,則臥不安”。

  5、“露肩”睡:

  有些人睡覺習慣把肩露在被子外面,殊不知冬天天氣寒冷,風寒極易入侵人體肩關節,導致局部經絡骨節氣血瘀滯,不易流通,造成風濕,關節炎,關節酸脹疼痛。受風寒侵襲也易造成感冒,流鼻涕,引起呼吸不暢,頭暈頭痛。

  6、“儲存”睡眠:

  人體不能儲存睡眠,為了熬夜而先多睡幾個小時,對人體是沒有多大幫助的。其實,人體只需要一定質量的睡眠,多睡不但睡不著,對健康也是無益的。

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7、睡前“飲茶”:

  茶葉中含有咖啡鹼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中樞神經,使人興奮。睡前喝茶,特別是濃茶,更會讓人不易入睡。

  8、枕頭過高:

  從生理角度上講,枕頭以8~12厘米為宜。枕頭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頭腦的血液過多,造成次日頭腦發漲、眼皮浮腫;枕頭過高,會影響呼吸道暢通,易打呼嚕,而且長期高枕,易導致頸部不適或駝背。

  9、“帶飾物”入睡:

  一些女性在睡覺時沒有摘卸飾物的習慣,這是很危險的。其一,一些飾物是金屬的,長期對皮膚磨損,不知不覺中會引起慢性吸收以至蓄積中毒(如鋁中毒等);其二,一些有夜光作用的飾物會產生鐳輻射,量雖微弱但長時間的積累可導致不良後果;其三,帶飾物睡覺會阻礙機體的循環,不利新陳代謝,這也是帶飾品的局部皮膚容易老化的原因。

  10、“對著風”睡:

  人體睡眠時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對著風睡,易受涼生病。所以,睡覺的地方應避開風口,床離窗、門要保持一定距離。

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11、“張口”呼吸睡:

  閉口夜臥是保養元氣的最好辦法,而張口呼吸不但會吸進灰塵,並且極易使氣管、肺及肋部受到冷空氣的刺激。

  12、枕著手睡:

  睡時兩手枕於頭下,除影響血液循環、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還易使腹內壓力升高,久而久之還會產生“返流性食道炎”。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13、“相對”睡:

  有的家人如夫妻、母子等,常常相對而睡。這會導致一方吸入的氣體大多是對方呼出的廢氣,大腦缺少新鮮的氧氣或是氧氣供應不足,也易造成失眠、多夢,醒後頭暈乏力,精神萎靡。由於每個人的睡覺習性不一樣,拉被子,蹬腿,打呼嚕等,易造成被子滑落,感冒著涼,影響睡眠。

  14、“不關電熱毯”睡覺:

  整夜開著電熱毯,不但使人醒來後感到口乾舌燥,還容易患感冒。人在入睡時被窩裡的理想溫度為33―35℃,相對濕度為55%―60%,在這種“小環境”下,皮膚的大量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流減慢,使機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如果電熱毯加熱時間過長,被窩內的溫度持續過高,皮膚血管就會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呼吸變深變快,抗禦病菌的能力下降,易導致感冒。所以,電熱毯的正確使用方法是,在睡覺前10分鐘接通電源,當被褥預熱之後關閉電源,只要進被窩時不感到驟涼就可以了。

24種錯誤睡覺方式不止折壽而且越睡越累

 

15、睡前“劇烈運動”:

  劇烈活動,會使大腦神經細胞呈現興奮狀態,這種興奮在短時間裡不會平靜下來,人便不能很快入睡。所以,睡前應盡量保持身體平靜。

  16、睡眠  不足:

  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太差,只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

  17、睡前“生氣”:

  睡前生氣發怒,會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緒萬千,以致難以入睡。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兄弟象隊傳奇球星王光輝,因肝癌病逝!王教練於去年季末檢查即已確診為肝癌末期,就是很典型台灣肝炎患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尤其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發生,15~20%會發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每年平均有5%的機會進展為肝癌,不可不慎!肝臟是沉默的器官 抽血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12)日新增3例本土、11例境外移入案例,無增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3例本土個案中,2人與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有關,與之前確診幼兒(案16141)有關,分別為爺爺(案16185、70多歲男性),以及幼兒母親(案16152)的職場接觸者(案1619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8歲的林女士,曾經剖腹生產三次。近年來覺得最困擾的症狀,除了臉部熱潮紅之外,就是下身私密處常常會覺得乾澀、搔癢且有頻尿和急尿等下泌尿道症狀產生,同時與先生性生活也會有不適感,因而排斥親密接觸;就醫經「陰道雷射治療」,目前下泌尿道症狀、下身私密處搔癢和灼熱等令人尷尬困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0歲吳先生為街友,居無定所,平日最大的嗜好就是抽菸、嚼檳榔,只要一拿到錢,就會去買菸及檳榔;每天買檳榔約花費100元,一個月開銷頗大。因為到奇美醫學中心就醫,填寫菸檳史後被勸說戒檳,雖然口腔黏膜檢查結果為正常,但考量其嚼檳榔史已有20年,擔心未來罹癌,且購買檳榔的經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