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D列印削骨墊下巴手術 醫師分析給你知

3D列印削骨墊下巴手術 醫師分析給你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3D列印技術延燒醫美整形圈,不少醫院診所皆發表3D列印運用醫學臨床經驗成果,但到底3D列印實際上對整形醫美有何影響?

削骨醫師郭菁松表示,透過3D列印技術可以預先知道病人骨骼結構,可幫助手術達到更精準的結果,舉例來說,在操作削骨手術時,有些部分是太多需切除或磨掉的部分,因為有3D列印的模型,便可在手術前達到預先“預演”的效果,也容易和病患溝通手術結果,與醫師操作的方式。顴骨削骨手術的部分,可以在電腦上模擬或透過3D列印打印出實體模型,讓骨頭切開的位置更精準,有些地方可以切得更準,手術後結果便可更接近病患期望。

另外,如果有一些像是墊下巴、墊法令紋等需要在體內墊一些植入物的手術,可以利用3D列印技術做出更符合病患需求的植入物,將術後滿意度更加提升。

郭菁松醫師進一步強調,利用3D列印技術主要是輔助執行手術前更精確的掌握病患的狀況,並不能確保手術就一定萬無一失,如果預先設定的計畫和實際狀況有出入,有豐富經驗的醫師,才能在術中依當時狀況適當調整手術方式,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醫師的經驗和技術。

其實3D列印技模擬技術並非術前的必要選項,有經驗的醫師可利用3D頭骨斷層掃描重組,來進行術前的狀況分析與評估,一樣可達精準預測,當然3D列印有其優點,但其行銷效益大過於對手術的實質幫助,因此,消費者應慎選手術醫師,術前做詳細的評估,不然可能不但手術結果不如預期,還讓荷包大失血,得不償失。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59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在未來,心臟科醫師進行心臟瓣膜置換術,挽救患者生命時,或許可以運用先進3D列印技術做輔助,減少併發症風險,患者預後情況,也會大為改善。3D列印技術輔助 提升心臟瓣膜置換術成功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皮爾蒙特心臟研究院團隊使用醫療影像檢查,輔助新型3D列印科技,以模擬真正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不少民眾拔牙後,會選擇植牙或是活動假牙、固定假牙重建,若傷口處的牙齦、骨頭出現萎縮現象,就會影響到後續重建牙齒的時間以及成效。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醫師張盈盈指出,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拔牙後沒有牙根在骨頭裡,缺少牙周韌帶的支撐,骨頭會塌陷流失,形成齒槽脊的吸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的王姓婦人在某次健康檢查中,赫然發現左側腎臟長了一顆直徑6公分的腫瘤,幸好及早發現,腫瘤未壓迫到腎臟,造成腎臟出血的現象。醫師建議,可利用微創手術搭配含凝血酶的止血醫療產品將腫瘤切除,不但能夠保留腎臟,且傷口較小;這位婦人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僅需持續追蹤即可。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男性為了面子問題,即使面臨職場挫折、經濟壓力,也不願意傾吐心事,反而壓抑情緒,卻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臨床上曾有一名50歲中年男性,覺得自己心情低潮、做什麼都不對,工作專注度也降低,進一步就醫,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所幸經由接受抗憂鬱劑治療,並合併「新一代抗精神病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