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4招遠離爛牙危機

4招遠離爛牙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許多新手媽媽會問,幼兒還小只有喝母乳、牛奶或食用副食品,這樣也需要刷牙嗎?醫師提醒,幼童年紀小更不能忽略牙齒保健,必須在不同階段需用不同的方式清潔口腔,避免細菌滋生造成蛀牙!

據統計顯示,2至3歲幼童平均每人有1.25顆蛀牙,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牙科洪素修醫師表示,在門診常見幼童因牙齒疼痛哭鬧,父母斥罵不好好刷牙,但其實幼童本身身心尚未發育成熟,手部靈活度不足,幼童時期的口腔清潔應該由照顧者負責。

幼童口腔清潔  家長協助不可少

洪素修醫師表示,在幼童乳牙長出前,進食之後和睡前應以沾溼紗布擦拭牙齦;到了2至3歲,可用軟毛兒童牙刷幫幼童刷牙並以牙線清潔牙縫,但要注意拿捏力道,小心不要傷及牙齦,並避免讓幼童產生排斥或恐懼感;4至6歲時,這時期的口腔清潔工作還是由照顧者負責,但應教導正確刷牙方式,培養良好口腔清潔習慣。對於如何降低蛀牙危機,醫師提供4妙招:

1)多吃蔬果少吃零食。
2)零食多量少餐。
3)集中食用。
4)餐後立即刷牙。

洪素修醫師也提醒,3歲起建議每3至6個月定期口腔檢查,除可儘早發現問題、培養定期就醫習慣外,還可減少就醫的恐懼感。另外可使用氟化物,輔助預防蛀牙;其他幼童常見口腔問題,如吸吮手指、奶嘴、咬手指或玩具等,照顧者和醫師配合給予關愛獎勵,戒除不良口腔習慣,以免影響咬合及顏面發育。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一名40歲的林姓木工師傅長期肌肉痠痛,右手肘外側更容易突然劇痛,原本認為是普通的肌肉酸痛,沒想到自行尋求民俗療法後疼痛沒有消失,過了3周後反而更加嚴重,連簡單的提袋子、催油門手肘都會劇痛不已。醫師詢問後發現,原來患者因為工作的緣故,時常需要使用工具敲敲打打,肌肉承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陳奶奶育有6個小孩,半年前自覺下體有下垂感,甚至感到有東西脫出來,下體常因此磨擦疼痛、甚至解不出小便。醫師以藥物及子宮托塞作治療,們想到2個月後,陳奶奶的下體發炎、紅腫、破皮嚴重,確診為子宮脫垂第四級合併尿路阻塞及尿失禁。醫師以人工網膜進行子宮與膀胱懸吊及骨盆底重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飲食控制在減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相信大家都非常的贊同。許多想要減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查詢減重飲食要怎麼吃、如何調整。但現在資訊來源相當複雜?錯誤的資訊是否會讓我們在減重時反而減去了健康,或是養成易胖體質呢?就讓專業營養師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聽到的錯誤飲食習慣。 高蛋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85歲女士中風後因插管下顎前牙鬆動,做了下顎前牙的鋼絲固定治療。日前因鐵絲部分斷裂,刮牙肉、牙齦常常自發性流血的情形頻繁,但因臥床無法前往牙科看診,醫院提供牙醫到宅服務,拆除斷裂鋼線及口腔清潔,減緩不適,提供照護者口腔衛教,且定期每2個月牙醫到宅服務。牙醫到宅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