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產後婦女可以多做提肛運動!避免子宮脫垂,懷孕後的媽媽應該注意這些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產後婦女可以多做提肛運動!避免子宮脫垂,懷孕後的媽媽應該注意這些事...

陳奶奶育有6個小孩,半年前自覺下體有下垂感,甚至感到有東西脫出來,下體常因此磨擦疼痛、甚至解不出小便。醫師以藥物及子宮托塞作治療,們想到2個月後,陳奶奶的下體發炎、紅腫、破皮嚴重,確診為子宮脫垂第四級合併尿路阻塞及尿失禁。醫師以人工網膜進行子宮與膀胱懸吊及骨盆底重建手術,術後陳奶奶傷口癒合良好。

症狀有腹脹、異物感、腰酸背痛

大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劉榮啟表示,發生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原因與自然產次數多、胎兒太大、以及更年期後賀爾蒙變少、皮膚彈性變差、膠原蛋白減少有關。生活中若有常提重物、常需用到腹部力量、慢性咳嗽、及遺傳疾病體質的婦女要特別留意。只要是子宮、膀胱、腸子,這些器官滑脫掉到陰道裡或外面,都屬於下垂的狀況。通常伴隨腹部脹、痛、痠、異物感、腰酸背痛、尿失禁、排尿困難等症狀。

產後婦女記得做提肛運動

因此劉榮啟醫師建議,一定要透過詳細評估,並配合內診、超音波、電腦排尿檢查等,才能在治療時一次解決多種器官脫垂的問題。

由於骨盆腔器官脫垂常會有2種器官以上的脫垂狀況,想要預防骨盆腔器官脫垂,婦女產後要記得做提肛運動、避免長時間提重物以及減重。由於好發年齡通常是更年期後及中老年婦女,加上長輩面對此問題常難以啟齒而延誤就醫,因此劉榮啟醫師提醒民眾,要主動多關心家中長者,幫助她們遠離病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減輕血管功能疑慮,心血管支架升級了!一位45歲的陳先生因心肌梗塞至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右冠狀動脈下壁心肌梗塞,同時發現左前降支嚴重狹窄,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第2天即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恢復狀況非常好。 外來物質放心臟 恐會傷害血管 冠狀動脈疾病為全球十大死因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周董病」害得我好苦!頸椎嚴重變形、無法抬頭直視前方,吞嚥困難甚至影響呼吸的澎湖青年阿成,從國三開始不斷飽受僵直性脊椎炎病痛所苦,6年前在台北開了兩側髖關節置換術及腰椎矯正術,雖然身形及活動都有改善,但頸椎變形卻逐年惡化,更發生吞嚥困難及呼吸不順等狀況,歷經2次艱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生,我的雙手常感到有灼熱、腫脹感,連看書時簡單的翻頁都很吃力!」一位上班族女性在打掃家裡後,產生手掌側麻痺的症狀,感覺麻痺的部位分別是在手部的掌側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神經受到壓迫而導致腕隧道症候群。 手部局部燒灼、麻痺、脹痛甚至無力 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圖片提供/劉權毅醫師) 鞋穿太緊、指甲剪太短,有時會產生「凍甲」問題,輕微的「凍甲」走路會痛伴隨甲溝紅腫,嚴重則可能會造成軟組織發炎,甚至導致甲溝炎引起膿瘍!想改善彎曲畸形的指甲,除了侵入式手術治療外,新的槓桿型矯正技術無傷口,無恢復期也幾乎不痛,是一項可避免「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