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歲齒清潔不注重 長大恐咬合不正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小朋友的乳牙5、6歲時會陸續脫落,不過許多家長只注意孩子的門牙更換,卻往往忽略俗稱6歲齒的大臼齒也開始換牙;醫師表示,臼齒會刺激顏面骨骼正常發育,若因蛀蝕而拔除,恐造成咀嚼功能不良、咬合不正等問題,建議可做臼齒窩溝封填,降低齲齒發生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主任黃麗珠指出,門診中常發現家長只注意孩子的門牙更換,卻不知道4顆大臼齒已在齒列後方悄悄冒出來,此時若不好好保護,除了蛀牙可能侵犯牙髓腔,造成感染拔除等問題,後續可能發生鄰牙傾斜、咬合不正。

黃麗珠表示,牙齒咬合面有自然形成的凹洞和溝隙,凹痕愈深陷,愈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和牙菌斑,當碳水化合物、甜食加上口腔細菌,很快會形成酸性環境,造成蛀牙往下延伸。而窩溝封填可將咬合面填補成平整光滑,不但使清潔變容易,食物殘渣也不易滯留,進而減少蛀牙和其他傷害。

除了貝氏刷牙法,黃麗珠也建議,使用牙線清潔牙齒,使用方式為取一段約手臂長的牙線,於手指上捲好帶入牙縫,沿著牙面刮除殘渣和牙菌斑,或使用牙刷尖頭的小刷頭放入齒縫中,前後旋轉和移動,徹底將每個牙面清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竹縣市迄今已累計超過1,000位以上的COVID-19確診病例,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針對新竹縣確診個案提供居家關懷服務。近日來新竹縣確診民眾將陸續接到電話關懷,如果自覺身體不適或需要醫療協助的確診個案,關懷專線將會協助安排通訊診療服務。 確診兒童居家視訊門診 提供衛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不少人關注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後遺症中,有一項「腦霧」特別受到矚目。日前國外報導指出,2成左右的Omicron感染者出現「腦霧」,狀況有思緒混亂、健忘等類似失智症的症狀。對於國內的康復者狀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此提出回答。 今日有媒體問到,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在台灣,健保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37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就醫。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病況時好時壞,治療就像跑馬拉松,但對年僅26歲的重度病友「小城」(化名)來說,發病時體無完膚,皮膚痛如刀割,甚至連第一份正職工作都被迫辭職,「這場馬拉松跑了20多年,真的會累!」目前正接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不少傳言指出,國內的快篩試劑(以實名制購買為單劑100元)價格偏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4)日回應絕非事實,更提出其他國家的快篩試劑售價做駁斥。 網路謠言指稱「政府發國難財」 指揮中心嚴正反駁 有關不少網路製圖稱「國內快篩採購較他國貴」,甚至以發國難財抹黑,指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