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Dr.Life幹細胞療法 讓宿疾打退「糖」鼓

作為生命的泉源,並具有分化後代的能力,幹細胞是身體各個器官新細胞的供應商,使人體維持在健康且年輕的狀態,當人們因為勞累上班、意外受傷、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內部器官損害時,幹細胞就像身體最稱職的家醫,時刻照顧人們的身心。

幹細胞充滿著無限的可能,經過培養而不斷細胞分裂,能夠轉變成特定的組織和器官,例如:血球、心肌、皮膚、神經細胞,近十年來成為醫學討論焦點的「幹細胞移植治療技術」,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的飛躍式醫療,能有力修復、療癒人體80%以上的複雜疾病,並廣泛應用在抗衰老與美容方面。

糕餅界畢卡索Pierre Herme有句名言: 「鹹食養人,甜食悅人(Le sale nous nourrit, le sucre nous rejouit.)」能夠享用甜食,才懂得享受人生。

65歲的陳先生罹患糖尿病十幾年,坐擁財富卻對人生索然無味,長期口服與注射胰島素造成他痛苦不堪,血糖依舊控制不佳,倒是藥量如上癮般遞增不減。

2013年7月陳先生到醫院求診,檢驗出來HbA1c(糖化血色素)讓我也嚇了一大跳!遠遠超過11%,距離腎衰竭只差一步,我建議他儲存幹細胞與進行自體幹細胞療程,並搭配建議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有效追蹤其HbA1c,順利降到6.5%(正常值4-6%) ,陳先生精神飽滿許多,更有活力經營自己嚮往的生活。

現今,脂肪幹細胞儲存流程已調整得相當專業便易,先進行簽約,擇日安排抽血檢驗(一般血液檢查、癌症篩檢、五大傳染病篩檢) ,接著安排抽脂,抽取微量脂肪,手術時間花費30-60分鐘,為保存幹細胞活性,採專人將抽取的脂肪冷藏送回研究室,三週後即可做幹細胞的提領。

陳先生表示,過去打胰島素真的打到怕了,平時工作開會也容易感覺疲累,又擔心未來糖尿病的後遺症,健康亮紅燈造就心理壓力大,彼此相互影響惡性循環,現在整個人的精神體力變好,睡眠品質也大幅改善,生命中歷經糖尿病與遇見洛桑醫師,讓他體會過去自己重視虛表,卻忘記關心內在,如今像是重活了一遍,要好好儲蓄健康存摺,對家庭、員工與自己有所交代。

要積極擊敗糖尿病,持除了醫療上的協助外,生活飲食也要特別留意。建議糖友們,每天養成測量血壓、血糖的習慣、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指含纖維量較高,如燕麥、糙米等)、避免油炸、油煎烹調;另外,多運動對控制血糖濃度、遠離肥胖等,也會有顯著的效益。


【Dr.Life 執行長 洛桑加參】

身心靈抗衰、預防醫學先行者
洛桑加參 醫師

來自香格里拉,十三歲逃亡尼泊爾、印度,曾徒步跋涉喜瑪拉雅山,來台就讀國防醫學院,家醫出身,深研藏醫、中醫、預防醫學十多年,精擅跨文化的醫學系統整合,介於生活科學與生命哲學之間,協助人們身心療癒。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
世界抗老化醫學醫師
麗勝集團 醫療總顧問
海峽會健康會館 首席抗衰醫師

Dr.Life Medi-YourWay
https://www.facebook.com/DrLife.MYW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16)日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第38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進一步揭露十大要命癌症則發現,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0年排名前2名,衛福部長期觀察也指出,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但胃癌則排...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16)日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儘管「自殺」不在十大排行榜之內,位居第11位,但數字卻透露大警訊!原來近年自殺死亡人數已自2006年高峰後明顯趨緩,但0到24歲的年輕自殺死亡人數,卻已連續2年增加,家庭因素是主因,也讓...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隔13天「零確診」之後,國內再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公布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案444的50多歲男性以及案445的40多歲女性,為先前分赴孟加拉工作的一對夫妻。不過,好消息是國內已...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針對人工水晶體、人工髖關節等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健保8月起將統一訂定「天花板價」,讓同功能、不同廠牌醫材適用同一上限,以保障民眾權益,沒想到連日來引發基層醫界反彈不斷,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1)日傍晚罕見主動找上媒體發言,表示理念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