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OL罹顫抖症 雙手天天如觸電狂抖

OL罹顫抖症 雙手天天如觸電狂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抖抖抖抖抖,彷彿能抓把綠豆,均勻的撒在地上,比機器還管用,那就得要注意,是不是罹患了顫抖症!就有一名二十五歲的年輕女性,從小雙手就有不自覺顫抖的毛病,導致她寫字抖、拿筷子抖、倒茶抖,出社會之後,因時常需要跟客戶做簡報,在緊張之下,拿著雷射筆的手,抓狂起來更是猶如觸電般的猛抖,使她成長路上嚴重受挫,苦不堪言,直到跑一趟神經外科拿藥後,顫抖症的狀況才漸漸改善! 

 

顫抖症常見疾病 主要分兩大類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雯莉指出,顫抖症是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手抖在臨床上依型態可分成以下幾種,第一類是「休息型顫抖」,即在完全放鬆的狀況下才出現的抖動,這可能是巴金森症的症狀之一,好發於55~65歲的中老年人。

第二類是「動作型顫抖」,顧名思義就是手做動作時出現的抖動,又可細分為「姿勢性顫抖」與「意向性顫抖」;最常見的動作型顫抖為原發性顫抖症,患者多為年輕人且有家族遺傳病史,有時會伴隨著頭、下巴的顫抖。

她說,正常人在疲勞、焦慮緊張時也會發現姿勢性顫抖,然而某些藥物、甲狀腺功能亢進、酒精中毒等所造成的姿勢性顫抖可以經過治療痊癒。

顫抖太超過 得要趕進就醫

莊雯莉醫師說,這名年輕女子是屬於典型的原發性顫抖症,原發性顫抖症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若顫抖的程度已明顯妨礙日常生活,可以用藥物來控制, 她呼籲當自身發覺或是被家人朋友同事發現到有手或其他部位顫抖的情況時,應盡速求助腦神經內科的醫師檢查及診斷,並配合醫師的治療,讓自己的生活可以更順心、順手。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好發於各年齡層,盛行率為20%,由此推估全台灣將近每5人中就有1位有蕁麻疹的困擾,但提醒民眾要多注意,當蕁麻疹發作時,若是不斷的去抓它,恐會變成濕疹。 蕁麻疹主要是刺激物與免疫球結合所致 民眾常常以為蕁麻疹只要不吃海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粽子是端午節不可少的應景食物,只是,有些人會因此連續好幾天都吃粽子,以致體重急增、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找上門,除此之外,對於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恐使血壓、血糖、痛風數據飆高,身體跟著抗議。對此,臺中慈濟醫院王筱淇營養師建議民眾,吃完粽子後,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35歲的林小姐,9年前正值26年華的她,突然出現左臉小癱瘓、漏口、進食不順,甚至眼球出現不自主顫動等症狀,便緊急就醫檢查,透過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後發現,腦中有多處白點,加上如小中風般的臉部癱瘓、眼球顫動等明顯症狀,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 只是,在治療初期因為頭痛、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生孩子後坐月子習俗一般僅見於亞洲幾個國家,不過各地的習俗都不太一樣,而且隨著時空背景的差異、民眾觀念改變,過往的禁忌今日可能也做了一番調整。而為什麼西方國家的人都不施行坐月子,如凱特王妃剛生完小孩的第2天就出來趴趴走。 需不需要坐月子?醫師:必須的! 台北市立陽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