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娟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最強的沙塵在3月21日晚間襲台。環保署預警,這波來自中國的沙塵暴將持續至3月23日,以今天(3月22日)的空汙最為嚴重,雲林以南將出現少見的「紅害」程度,連一向空氣品質最好的花東地區也將出現「橘警」等級空汙。 全台空氣品質惡化 敏感性族群應避免外出 環保署預測,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油脂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從一顆種子變成油脂呢?為了讓民眾安心用油,食藥署針對國際間最普遍的做法,也就是食用油製程的「油脂抽取」與「油脂精製」兩大步驟,進一步解釋說明。油脂抽取 常見壓榨法與萃取法食藥署說明,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抽取方法有「壓榨法」及「萃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防範恙蟲病威脅!疾病管制署表示,清明兒童連假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從事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風險。提醒民眾穿著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避免被恙蟲附著叮咬而感染恙蟲病。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 經過草叢要注意疾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家族遺傳險害人喪命!43歲的蕭先生從小就是第一型「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患者,全身上下,皮下、肌肉皆有大小不一的腫瘤,由於是良性疾病,生活、工作都不成問題,沒想到日前卻突然出現行動不便、雙手無力情況,而且越來越嚴重,甚至大小便失禁、無法站立,只能靠輪椅行動,就醫才發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8歲徐女士2年前初診時發現直腸癌,即使已經完成治療,仍見她時刻擔心著何時會再復發、每日憂愁度日。腫瘤個管師注意到徐女士與其他病人相比,更容易緊張焦慮,因此從治療前,腫瘤個案管理師即特別投入心力關懷徐女士,但就如臨床上所觀察到的現象:特別焦慮的病人,治療後復發的機率似...

閱讀詳情 »

▲醫師指出女子子宮肌瘤生長位置。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廁所一陣猛咳,竟咳到子宮肌瘤掉了出來!42歲陳小姐日前因感冒出現嚴重喘咳,擔心新冠肺炎疫情不敢到大醫院就醫,先後求診中醫及診所,但症狀未能完全改善,之後又出現反覆發燒,這才到國泰醫院急診室求治,檢查發現白血球過高,立即安排住院以抗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糖尿病人常會有足部併發症,其風險因子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疾病、足部變形、足部受力改變、視力不佳等。一旦潰瘍惡化、足部感染或有周邊血管疾病,將成為截肢的主要因子。 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瑜忻說明,一旦病人因為糖尿病足潰瘍住院,治療需整合包括內科代謝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適逢三月婦女節,國民健康署提醒每位女性朋友,預防婦女癌症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呼籲民眾別忘了提醒周遭女性親友們,符合資格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107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217人,換言之約每37分鐘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是...

閱讀詳情 »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50多歲的陳先生,日前偕妻子至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進行一年一度的健康檢查,因近期在工作上時常感覺胸悶,經健檢中心專業建議,決定加做心臟超音波檢查。果然在檢查中發現3條血管阻塞,判斷為心肌梗塞。 會診心臟內科治療團隊之後,緊急為陳先生安排手術時間進行支架置放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批新冠疫苗抵台,大韓航空運送11.7萬劑疫苗於3月3日上午10時21分降落桃園機場,儘管這只僅約台灣向AZ購買1千萬劑的百分之1,但已揭開了台灣疫苗接種序曲。台大公衛學者均認為,AZ疫苗並未像大家所想像得那麼弱,第一線醫護人員應踴躍接種。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