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用植物油「壓榨法」及「萃取法」哪裡不同? 食藥署解答

食用植物油「壓榨法」及「萃取法」哪裡不同? 食藥署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油脂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從一顆種子變成油脂呢?為了讓民眾安心用油,食藥署針對國際間最普遍的做法,也就是食用油製程的「油脂抽取」與「油脂精製」兩大步驟,進一步解釋說明。

油脂抽取 常見壓榨法與萃取法

食藥署說明,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抽取方法有「壓榨法」及「萃取法」兩種。壓榨法是將原料經過精選、清洗、浸潤、去皮、破碎、加熱後,以壓榨機直接壓榨,使油脂流出;適用於油脂含量高(超過50%以上)的原料,如:橄欖、芝麻、花生等。

明確規範 萃取食用油溶劑種類及殘留量

另外,像是黃豆的油脂含量只有20~30%,則必須使用萃取法來提煉。食藥署指出,萃取法是將原料組織破碎壓成片狀,經蒸煮加熱後,再以熱溶劑進行萃取,溶出油脂,再透過加熱過程,使溶劑揮發、並去除;而「加工助劑衛生標準」中,明確規範用於萃取食用油的溶劑種類及殘留量,民眾不必擔憂。

油脂精製 大幅提升穩定性

抽取後取得的粗製油脂,外觀通常較混濁、色深、有不良氣味,口感與品質也比較差,且其中的游離脂肪酸、水溶性物質,很容易造成油脂氧化。因此,油脂必須再經過精製或精煉的程序,包括:脫膠、脫酸、脫色或漂白、脫臭及冬化(去除結晶分子,使油脂在低溫時不會凝結)等步驟,提高食用油的安定性與保存性。

【延伸閱讀】

【睡眠日】打呼代表睡得香? 長期沒睡飽要注意!

鬆弛救星!超能電漿縮皮抽脂精雕 打造緊緻體態超有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4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為規範醫師利益衝突,美國醫學中心頒布藥廠銷售限制政策,研究發現,醫師會降低開立業務積極推銷藥物的處方,成果刊登於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藥廠銷售限制政策 影響醫師開立處方行為研究針對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美國醫學中心頒布藥廠銷售限制政策期間,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林姓水電工,工作時不慎遭電鋸斷指,所幸及時手術接回,但他努力復健3個月,手指仍非常僵硬,連拿筷子吃飯都無法;進一步接受二次手術,再持續復健,手指活動度才獲得改善。長庚研發創新醫材 減少肌腱沾粘臨床上,肌腱沾粘相當常見,若是術後復健3個月以上,仍進步有限,就建議以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午打開便當盒,一樣主菜、三樣配菜,外食族應該不陌生;晚餐時間一到,餐桌上擺滿各式料理,有肉、有菜、還有湯,現代家庭人口少,三菜一湯已經很豐盛。不過,究竟該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呢?營養專家指出,就營養吸收而言,並沒有差別;若是正在減肥者,則建議先吃菜,比較有飽足感,有助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9歲翰昇(化名)因咳血來到醫院急診,經X光片檢查及切片後,確診為鱗狀細胞肺癌,且有骨轉移的現象;院方立刻以化療進行治療,但腫瘤情形卻遲遲不見改善,且多次復發讓他難以忍受,一度想要放棄治療。在醫療團隊評估後,改投以新型抑制血管新生劑再搭配化療同時進行,才將腫瘤控制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