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良性家族遺傳卻害他大小便失禁、坐輪椅! 全怪神經纖維瘤長錯地方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家族遺傳險害人喪命!43歲的蕭先生從小就是第一型「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患者,全身上下,皮下、肌肉皆有大小不一的腫瘤,由於是良性疾病,生活、工作都不成問題,沒想到日前卻突然出現行動不便、雙手無力情況,而且越來越嚴重,甚至大小便失禁、無法站立,只能靠輪椅行動,就醫才發現連頸椎都長出大顆神經纖維瘤,壓迫脊髓。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國烽表示,檢查發現,原來蕭先生的頸椎第一二節處同時長出雙側的大顆神經纖維瘤,壓迫脊髓,且腫瘤緊靠腦幹,手術風險極高,如果持續增大,恐將危及生命。

神經纖維瘤顧名思義是從神經纖維長出來的腫瘤,為一種良性的遺傳疾病。黃國烽指出,神經纖維瘤患者在神經外科相當常見,但有第一型(周邊型)、第二型(中樞型)之分。

臨床統計,第一型神經纖維瘤的發生率約3千分之1至4千分之1,腫瘤好發於周邊神經系統;第二型神經纖維瘤則為罕見疾病,腫瘤好發在中樞神經纖維,較常有雙側聽神經瘤影響聽力的情況。

黃國烽說,蕭先生屬於第一型患者,核磁共振影像檢查顯示頸椎左側腫瘤約2.5公分大、右側腫瘤也有2.1公分大。正常的脊髓不到2公分寬,受到壓迫會有肩頸痠痛、頭痛、胸悶、四肢麻痺、無力、僵硬、容易跌倒的情形,何況這2顆腫瘤與脊髓相比非常大,往內壓迫脊髓,若持續增大,將影響脊髓功能,導致癱瘓、呼吸衰竭,所幸緊急手術成功取瘤,恢復良好。

黃國烽提醒,這類腫瘤壓迫脊髓危及生命者實屬少見,一般的神經纖維瘤若無立即危險,定期追蹤即可,但若有任何不適或腫瘤異常增大務必盡快回診,由醫師判斷手術的必要性。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辣嗆記者「我為什麼要告訴你!」後 莊人祥道歉自嘲:一時鬼打牆

「旅遊泡泡」最快17日宣布放人去帛琉玩了! 指揮中心透露細節定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潮健康/編輯部 炸魷魚比炸雞排健康?  營養師揭真相:下鍋後熱量直接多3倍! 台灣美食聞名遐邇,炸物小吃如鹹酥雞等,更是許多人的心頭好。近年健康風氣興盛,不少民眾吃鹹酥雞時會挑選「比較健康」的炸魷魚等海鮮類。高敏敏營養師表示,魷魚確實是低脂海鮮,基本熱量不到一百卡,但在經過油炸後熱量恐上...

閱讀詳情 »

  骨質疏鬆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死亡率竟等同於「癌症末期」? 若常聽到家中長輩表示自己「身高變矮」、開始有駝背現象,可別以為是因為身體自然衰老所導致;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骨質疏鬆看似問題不大,但若不及時介入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在一年內就失去寶貴生命。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李盛雯/台北報導 睡眠問題已成現代文明病,全民缺睡眠是常態。世界睡眠協會表示,睡眠問題已躍升全球流行病,威脅著世界上多達45%人口的健康和生活品質。吳宗憲女婿蔣豐蔚創辦品牌電商好眠事務所,並聯手圖靈鏈透過數位證書認證,規劃睡眠健康區塊鏈。 台灣有近400萬人服用安眠藥,一年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接觸3C螢幕,用眼時間長,高度近視、加上自然老化,國內白內障患者人數不少,需要手術治療,但白內障手術後要置入人工水晶體,卻讓許多人很苦惱,因為面對一張密密麻麻列了十幾種人工水晶體的「種類選擇單」,往往不知挑哪一種才好?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就建議,主要可考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