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蓉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9歲的《戲說台灣》班底女星李宇柔,10月3日因為腸爆裂緊急送新光醫院手術,出院後卻向媒體爆料,在加護病房排便時,全身衣服被脫掉狀況下「打掃男子前後進來4次,站在旁邊看我赤身裸體、我胸部、我陰部,我嘴巴插著管,沒辦法說請他滾出去」,形容根本是任人糟蹋,「如果要再進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如何穩定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課題,但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加上飲食普遍高糖、高油脂,又受到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患者因為不敢前往醫療院所回診而中斷治療,在血糖控制上也越發力不從心。所幸,拜科技進步之賜,患者可以透過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與醫護團隊即時互動,隨時掌握血糖狀況。雲端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糖尿病是高盛行率的疾病,國內糖尿病人口在過去台灣資料統計中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也預測2030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超過3.6億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林廷遠表示,糖尿病會造成許多併發症,如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等)、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證實,台積電、鴻海、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9批BNT疫苗共90.21萬劑,上午已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效期至2022年3月1日。隨著疫苗到貨順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強調11月將進入打疫苗的「高度滿足期」,要讓已登記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第 12 期疫苗開打,臺北市「疫苗量能不足」惹議,民眾搶不到疫苗預約,怨聲 載道、人心惶惶,而醫院正因為疫情趨緩而逐步「醫療升載」、人力正缺乏,與此同時,疫情導致的採檢站防疫班仍需人力維持運作、公費流感疫苗也正開打,醫院尚未站穩腳步回歸常態運作,此時加上花博 covi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最為常見,不僅人數逐年增加,也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陳韋廷醫師表示,冠狀動脈阻塞又稱狹心症,也就是俗稱的心包油,主要因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長時間因膽固醇累積,造成不規則粥塊脂肪,導致動脈硬化及堵塞,促使心肌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中央、地方拚命衝疫苗施打率之下,現在傳出台北市基層第一線醫護人員有怨言,質疑為了施打率數字好看、醫護人力反被壓榨,在醫院已經沒降載之下,又要支援打疫苗,沒人照顧病人怎麼辦?負責花博疫苗施打的仁愛院區院長蕭勝煌今(20)日出面澄清,目前人力每天預計動用12位醫師,54...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根據資料顯示,最近10年罹患乳癌人口增加1.8倍,相較過去40年更增加7倍之多。每年10月是各國響應重大健康議題─國際乳癌防治月,世界各地都有著溫馨粉紅色的氛圍。 BMI>35乳癌風險增加近6成由於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趨勢,能提高罹...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三級警戒以來,首見本土、死亡以及境外移入「三零」紀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下午公布好消息,國內單日沒有COVID-19確定病例,連確診個案中亦無新增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細數這是自4月8日以來,睽違193天再見三個零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死亡個案又都是「+0」好消息的一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公布最新疫情現況,國內單日僅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且均為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點名這4例分別印尼、美國、菲律賓、蒙古入境,儘管都持有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卻仍...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