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胖胖女小心!肥胖增加6成乳癌風險,醫教你6招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胖胖女小心!肥胖增加6成乳癌風險,醫教你6招預防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根據資料顯示,最近10年罹患乳癌人口增加1.8倍,相較過去40年更增加7倍之多。每年10月是各國響應重大健康議題─國際乳癌防治月,世界各地都有著溫馨粉紅色的氛圍。

BMI>35乳癌風險增加近6成
由於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趨勢,能提高罹癌後的存活率,因此都會鼓勵適齡年紀與高危險群定期檢查。
天晟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徐光漢主任提醒,肥胖會使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加,促進乳癌細胞加速繁殖、增生,在停經後婦女脂肪細胞會促使雌激素生成,「體重過重」的脂肪細胞數量大增,雌激素相對增加,連帶也增加罹癌機會。

更有國內外研究指出,過重及肥胖者有較高罹患乳癌風險;當婦女BMI數值>25,罹患乳癌風險增加17%、BMI>30,罹患乳癌風險增加37%、BMI>35,罹患乳癌風險則增加近60%,所以乳癌與體重息息相關。

醫師提出6招預防之道
徐光漢主任強調,有乳癌家族史、肥胖、高糖高油飲食、飲酒、長期接觸荷爾蒙產品、未曾懷孕哺乳、初經早或停經晚等,都是增加罹患乳癌的可能因子,他提出6招遠離乳癌的預防之道:

1. 規律生活:早睡早起不熬夜,每天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2. 保持適當運動:養成每週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3. 營養均衡、避免高油脂、油炸物:減少攝取脂肪和糖分,可增加蔬果、豆類、堅果穀物等食物。
4. 維持健康體態、適時減重。
5. 減少荷爾蒙類藥物或食物。
6. 定期檢查乳房: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安排1次乳房檢查,特別是高危險族群要定期乳房檢查(乳房檢查包含: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磁振造影等),台灣女性大多乳房較小且較緻密,緻密型乳房會增加乳癌風險外,也會使一般乳房X光檢查能力下降,所以乳房超音波檢查也是相對必要,才能夠把握早期發現的機會。

乳癌對女性威脅大,徐光漢主任呼籲,女性基本預防很重要,也一定要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配合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的治療,預後存活率高,也可回歸健康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上下眼皮的痣不算少見,有的還長的很大,容易引人注目。命相學認為上眼皮有痣容易犯上,工作上可能抵制上司,困難融入團隊,失去升遷的機會。下眼皮的痣長在臥蠶附近,感情方面多波折,可能被異性朋友背棄或出現第三者。結婚後也容易為了孩子或其他問題情感出現裂痕。下眼皮眼袋附近又稱子...

閱讀詳情 »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造成視力衰退,不分年齡層都要注意!門診就有一名40多歲的女性設計師,本身有糖尿病,但是未注意血糖控制,日前突然看不清楚眼前的設計圖,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已因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視力只剩0.2左右。醫師提醒,年輕人也別忽略糖尿病造成視力衰...

閱讀詳情 »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已12年蟬聯癌症之首,也是死亡率前三名的癌症。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表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或國外皆顯示增加,但死亡率卻下降了,且以早期(0期及1期)癌症發現者居多,表示癌症的篩檢普及化,促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了治癒率和存活率。因此提醒民眾切莫輕忽自身...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熱愛跑步的20歲男學生,一次跑步不慎跌倒後,右髖開始有隱隱作痛的感覺,一開始還不以為意,但隨著時間,症狀開始加劇,只要身體一向前彎要穿鞋襪時,都會伴隨深層的疼痛感,求助一般骨科及復健科治療,只被當作是單純的肌肉拉傷,治療不見好轉,最後才發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