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維他命D攝取過多,好事變壞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說起維生素D,人們對它的印像大多都是維持骨骼強壯,增強人體對鈣離子的吸收能力。特別是對於幼兒和老年人來說,補充維生素D是一件大好事兒。不過近日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對人體健康而言並不都是積極影響。

丹麥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的高低與患癌症病的風險有關。研究人員特別提出,維生素D水平過高會導致人們患皮膚癌、前列腺癌、血液癌的風險增加,不過可以使患肺癌的風險降低。

目前這項研究只能證明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水平與癌症之間有關聯,並不能說明維生素D含量的高低能增加或降低患癌症病的風險,也不能解釋維生素D的含量為何就能影響患癌症的風險。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還是希望通過此研究讓人們認識到:補充維生素D並不總是好事。研究的主要作者——丹麥哥本哈根Bispebjerg Frederiksberg醫院臨床生物化學系的Fie Juhl Vojdeman博士表示,迄今為止,大部分有關維生素D和癌症的研究都集中在「低維生素D水平會增加患癌風險」上。這就誤導人們以為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補充維生素D,不論是食物還是藥物,含有維生素D對身體就有益。事實上,體內維生素D超標從長遠來說並不是好兆頭,甚至可能會嚴重影響健康。

維他命D攝取過多,好事變壞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丹麥首都地區200,000多人的數據,他們血液中維生素D的水平是於2004年4月至2010年1月之間測得。所有參與者在接受維生素D檢測之前,均沒有患癌症。此項研究的隨訪時間也長達10年。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辦公室的數據,人體血液中維生素D的正常水平在50到125 nmol / L之間(或20到50毫微克/毫升)。在對研究結果進行評測時,研究人員發現,血液維生素D每增加10nmol / L,患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增加9%,黑色素瘤的風險增加10%,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5%,血癌的風險增加3%。不過,血液維生素D每增加10nmol / L,肺癌風險卻可以降低5%。

Vojdeman博士在接受Live Science採訪時進一步說道,研究人員還發現,維生素D的活性代謝物骨化三醇對人體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所以研究人員從理論上推測,過量維生素D會讓免疫受到阻礙,進而提升患癌症的風險。至於維生素D對肺癌的抑製作用,應該也是因為骨化三醇可以降低煙氣中有害成分對肺細胞的影響。但這些僅僅只是推測,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行佐證。

 

延伸閱讀:

研究表明,高劑量的維生素B與肺癌風險有關

維生素D缺乏 全身都可能出問題

光補鈣不夠 維生素D3增強吸收

你應該每天吃維生素D嗎?

 

Reference :

Why More Vitamin D May Not Always Be a Good Thing

相關推薦

網路紅人「館長」陳之漢日前公布他的「全身正子斷層影像報告」,像他這樣的硬漢竟然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等血脂數值超標,等於說體內在發炎!「高血脂」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甚至完全無感,但一發生就可能急性胰臟炎、中風、心肌梗塞,這問題實在不容小覷!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很多人在捐血或健康檢...

閱讀詳情 »

▲落實「我的餐盤」健康概念,才能遠離肥胖及疾病風險。(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肥胖真要死,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駱貞妃指出,106年松山區十大死因中,與肥胖相關的死因就有8項,為此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首次與台安醫院、中崙市場自治會合作,結合傳統...

閱讀詳情 »

近年來,不少名人、網紅鼓吹「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所謂「生酮飲食」是指食用大量脂肪,適量吃點蛋白質,至於碳水化合物等含醣食物,攝取量則降到最低。凱硯診所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峯銘提醒,腎臟病患者若採用生酮飲食這種極端飲食模式,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若是糖尿病病友,身體本身便容易產生...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台灣於非伊斯蘭教合作組織的最佳旅遊目的地中,今年首度躋身第3名,與英國、日本並列。事實上,光在大台北地區穆斯林常住人口就有約8萬人,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就宣布「台北市北投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