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蘭澤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疫情急速升溫,國內本土病例驟增,單日出現300例以上的確診個案。然而國內每年有高達七百萬以上的慢箋領取人數,如何在雙北疫情嚴峻期間,確保慢性病患的用藥不中斷又可以減少民眾暴露在公共場域的染疫風險?臺北北市藥師公會鼓勵,北市市民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群聚的風險及減少等待時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267!全台逾半縣市淪疫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宣布,即日起提升全國為三級警戒,措施比照雙北,先預計實施到5月28日,陳時中強調是為了全國標準一致、一體執行。陳時中更說「台灣目前沒有要升四級」、「也沒有升四級的背景條件」。 中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歲莊先生曾因腹部不適,做了腹部超音波檢查,得知患有膽結石;然而,因沒有持續疼痛,選擇不動手術。日前,為了減重瘦身,嘗試近日非常流行的間歇性斷食,未料,施行不到兩天,便引起腹部劇烈疼痛,緊急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若放任發炎,恐有生命危險,緊急施行微創膽囊全切除術,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陳儀潔、韓羽婕/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今(18)日上午在行政院長蘇貞昌陪同之下,二周二度趕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透過視訊會議了解高端、聯亞兩家國產疫苗進度,會後總統發表談話,首先就針對一周內二次大停電的狀況,向國人表達歉意,強調是極端氣候跟景氣暢旺對電力調度產生很大挑戰,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女性發生尿失禁的機率不小,通常是在停經後,陰道子宮鬆弛、脫垂、尿道、膀胱或直腸膨出、細菌感染引發尿失禁,或因膀胱過動症導致。但許多飽受尿失禁困擾的婦女都不好意思就醫,也不太會告訴家人,進而常飄出異味,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因此,不能不正視並解決尿失禁的問題。膀胱過動症 3個檢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擰毛巾、轉門把時,手腕外側使不上力,甚至感到疼痛嗎?小心是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導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指出,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屬於常見的手腕傷害,尤其許多人誤以為只要休息,就能自行修復,但其實三角纖維軟骨血液循環不佳,基本上不會自行癒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肚子越來越肥,想擺脫小腹婆、大肚男,仰臥起坐真的可以減少腹部脂肪嗎?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體重管理專家Karen Cooper醫師提到,如果想要消除腹部的脂肪,仰臥起坐只有鍛鍊腹部肌群的功用,但因為強度時間不足,並不能有效地燃燒腹部脂肪,想達到真正燃燒腹部脂肪,建議進行全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失控!今(15)日確診病例暴增180多例,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在臨時記者會表示,必須祭出更嚴格的防疫措施,為此,雙北防疫警戒從5月15日到5月28日升到第3級,在全國部分,也需強化,娛樂場所全關,嚴禁宗教祭祀遶境及進香團。消息一出,各大賣場開始出現搶購潮,貨架上的乾...

閱讀詳情 »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配戴口罩,一名劉姓女子昨日搭乘淡水信義線捷運,上車後發現有一對夫妻未戴好口罩,主動上前提醒反遭辱罵、恐嚇。台北捷運人員上前勸導,該對夫妻仍未戴好口罩,將鼻子外露,北捷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移請主管機關開罰,劉女也對該對夫妻提出恐嚇告訴,由士林分局偵辦中。一名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高血壓前期 須調整生活型態根據國民健康署顯示,成年人正常血壓值的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20 mmHg(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或等於80 mmHg。而當收縮壓達130 mmHg 或舒張壓達85 mmH...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