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波

北部醫院接發院內感染事件,一名醫師(案838)及其護理師女友(案839)雙雙確診,16日再度爆出1名護理師確診(案852)。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案852的家人採檢均是陰性,另非同住接觸者1名也是陰性。陳時中16日指出,案852為與案838同醫院工作之護理師,曾與案838於1月10日工作時短暫接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返台人潮來了!首當其衝就是「一人一戶」居家檢疫場所也搶光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今(14)日證實,指揮中心緊急釋出的1500間集中檢疫場所已經「滿房」通通被訂光,從12日開始就已經有人入住,而返台人潮高峰預估將落在23日、24日兩天。 國內1...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自美國(案836)及英國(837)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836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今年1月5日返國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1月10日出現咳嗽、流鼻水及有痰症狀,由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首例因為照護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而染疫的醫師個案,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今(12)日表示,該名醫師將獲得35萬元起跳的「補償金」,且會視未來病程發展核定金額;不過,同時確診的女友護理師,由於目前被視為密切接觸者的社區感染,必須要視個案來判定能否拿到補償金。陳時中則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就醫檢查竟意外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醫師許原禎表示,翼管神經瘤全世界不到20例,這是台灣首次報告第1例,相當罕見。許醫師運用內視鏡導航系統分離腫瘤與周圍腦神經血管並成功摘除,病人術後復原良好,解決過敏外也拆除腫瘤炸彈。 才30...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自美國(案821)、菲律賓(案822)及印尼(案823)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821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長期在美國工作,今(2021)年1月5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因入境時主動告知1月4日起有咳嗽症...

閱讀詳情 »

為什麼身體需要脂肪? 現代社會不只女性會擔心身材,更有愈來愈多的男性會在意自己的體型。有時候摸摸自己肚子,真的會想把肚子上那塊肥肉切下來,量量有幾斤重,或是送給身邊的瘦子幫他增肥。只要摸到肚子上的肥肉,就會不斷地嘆氣。 不過,別這樣,請不要這麼嫌棄這塊肉。因為沒有脂肪,人類就無法生存;希望各位都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對當令在地食材,遠比花錢買營養補充品還有健康效果!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特別合作,推出以營養素為出發點的「食民曆」,以接下來的1月份為例,官方掛保證就大推「芥藍菜」,強調芥藍菜是冷涼季節的蔬菜,含有豐富的鈣質、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 健康並不只是吃飽而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寒流等級的冷氣團來襲,造成各地氣溫將下探 10 度以下,這對於銀髮族的長者健康都是一項考驗,如何在寒冷天氣中讓長者,或是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者要注重保暖健康,將是大家關心的議題。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指出,因為天氣溫度的突然改變,容易造成有心血管疾病或是...

閱讀詳情 »

全台防疫上緊發條,不料在2020年最後一天,有兩名在台南接受居家檢疫的男子外出趴趴走,其中張男凌晨4時許至KTV歡唱遭警方臨檢查獲。另名郭男則搭著客運北上,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二公路警察大隊獲報穿著防護衣、口罩、手套及防護面罩戒備,攔截客運,並將郭男留置於服務區不對外開放處所內。武漢肺炎疫情升溫,許多縣...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