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 檢查竟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

鼻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 檢查竟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就醫檢查竟意外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醫師許原禎表示,翼管神經瘤全世界不到20例,這是台灣首次報告第1例,相當罕見。許醫師運用內視鏡導航系統分離腫瘤與周圍腦神經血管並成功摘除,病人術後復原良好,解決過敏外也拆除腫瘤炸彈。


才30多歲的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症狀,吃東西不論冷熱,都會鼻水直流,連吃藥、噴鼻噴劑都無法改善。張先生原想放棄治療,但看到侄子嚴重鼻過敏流鼻水是透過翼管神經手術解決,重燃希望而就醫。


許原禎醫師初步判斷翼管神經截斷手術,可解決張先生吃東西鼻水狂流的症狀,沒想到手術前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張先生右側翼管神經靠近翼顎窩附近有1個約2公分的腫瘤。許醫師解釋,長在翼管神經上的腫瘤屬於「神經髓鞘瘤」,把神經當作電線形容,神經髓鞘瘤就是從包覆銅線的絕緣層長出腫瘤,儘管神經髓鞘瘤多為良性,但如果腫瘤持續長大,將壓迫周邊神經與血管,可能影響視力與顏面感覺,不僅更難處理,傷口也會更大,復原期更長。


張先生翼管神經瘤位於翼顎窩,靠近眼窩、顱底與主動脈,傳統開顱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都有傷害顏面神經與血管疑慮。許醫師與病人討論後,決定採用內視鏡微創手術剝除腫瘤。許醫師表示,根據文獻紀載,過去翼管神經瘤都採開顱手術,自鼻腔切開上頷骨頭,才能打開手術視野摘除腫瘤,這方式傷口大、復原時間長,很容易造成感染,且可能有臉麻與視力衰退等腦神經受傷後遺症。


許原禎醫師為了縮短病人復原時間並降低臉麻與視力副作用,採兩階段微創手術。第1階段先手術截斷翼管神經解決病人吃東西嚴重流鼻水過敏,同步為第2階段的腫瘤摘除手術建立通道,避免傷害三叉神經與周邊組織,造成後遺症;第2階段腫瘤手術,從前階段手術建立的通道,以內視鏡由後往前摘除腫瘤。許醫師表示,雖已建立通道,但腫瘤位置在顱底、眼窩並貼近主動脈,加上腫瘤已沾黏翼管神經,剝除不易,手術更須戰戰兢兢,一點一點從翼管神經上剝除腫瘤,避免傷害主動脈造成大出血。


鼻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 檢查竟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

▲透過影像檢查,發現翼管神經瘤緊鄰動脈,必須一點一點剝除腫瘤,避免大出血。(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雖然由後往前手術比較費功夫,但透過微創手術保留原本黏膜組織,減少不必要的破壞,不但術後復原快,對病人日後生活比較不會造成困擾。張先生手術拆除腫瘤後復原良好,吃東西也不再鼻水直流。他感謝許醫師讓他臉部外觀與功能都沒改變,也解決了心頭大患。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5歲陳小姐,從事金融業,近年來飽受頻尿、膀胱痠痛的困擾,一小時就要跑好幾趟廁所,夜間也不得好眠。年底的業績壓力更讓她的症狀變本加厲,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品質,讓她苦不堪言,就醫檢查發現為間質性膀胱炎。30到60歲的女性好發 頻尿、尿急、夜尿是常見症狀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4年次J男,平時在外院中醫診所及二間西醫診所看低血壓、心律不整、痔瘡。近期頭暈排便呈暗黑色又發生昏倒2次,送醫院才檢驗出上消化道出血,嚴重貧血,食道腫瘤肝轉移,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經藥師查詢病人於急診和雲端相關西藥與病史都未有異常,初判懷疑為雲端中藥的活血化瘀藥粉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十多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相繼推出大型的國家級腦科學研究計畫,透過對腦知識的前瞻研究到腦的重大疾病及類腦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究,各國都把腦科學計畫當成是國家級的重點研究,世界頂尖神經醫學中心也都以如何結合神經科學基礎及臨床研究為尖端醫療和精準神經醫療指標。術中即時監測加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暴牙不僅影響美觀,也會增加讓牙齒撞傷的機會,如果舌頭吞嚥施力方式不正確,還可能導致暴牙愈來愈往前突出。牙醫師指出,暴牙問題多半與遺傳有關,在牙齒矯正中相當常見,只要把握時機及早治療,就能恢復整齊健康的牙齒。 牙醫師宋慧玲表示,造成暴牙的原因除了來自先天遺傳因素外,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