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形圖應用教學》問世 開啟全人照護新模式

《人形圖應用教學》問世 開啟全人照護新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將「人形圖」應用在臨床護理照護,透過圖像式的概念,了解每個病人獨特的狀況,進而提供更適當的照護,九年的實際個案累積彙整成實用的臨床護理工具書-《人形圖-全人照護之應用》。

臨床呈現「人形圖」 體現全人照護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章淑娟主任表示,在台灣大學護理系名譽教授陳月枝與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趙可式的傳承下,護理師藉由「人形圖」畫出病人的身心靈狀態,勾畫出病人全人照護的問題,並激發參與臨床護理教學的興趣,讓照護團隊清楚看見病人心裡的聲音。

從一張單純的海報紙發想,發展到現在以月曆的概念作成教學工具,將護理過程植入敘事醫學的元素,讓更多人看見也認同護理師的專業價值。

透過圖畫呈現 了解病患思想

一位九十二歲的阿公,因為年紀大了反覆泌尿道感染住院,讓他一度對治療失去信心。在照護阿公的過程中,歐軒如副護理長與邵語彤護理師就是從人形圖的應用上,發現阿公很重視自己的形象,雖然住院期間都是穿病人服,但他每天都會換一條不同的圍巾,鮮明的形象,透過人形圖一一展現,讓邵語彤印象深刻。邵語彤說,阿公每日更換圍巾,不是為了保暖和遮掩傷口,而是對自身的外表要求,所以她利用這點,說服排斥接受膀胱訓練的阿公接受治療,希望他能在出院前移除尿管與尿袋。

圖像化訊息 紀錄病人需求

書裡的人形圖除了記錄病人疾病狀況之外,舉凡病人愛吃什麼、愛穿什麼、顧慮什麼、關心什麼、承受什麼,全都詳實地記錄在人形圖裡。名譽教授陳月枝表示,從人形圖看見病人的生命故事,也看見護理的用心貼心。

花蓮慈院護理人員運用「人形圖」,將護理臨床照護與經驗集結成書,萃取圖像化重要的訊息,將病人的全人需求創新呈現,編寫成教學參考工具,值得推薦給護理學校與醫院護理人員參考。 好書推薦人林欣榮院長也特別感恩護理部團隊,最近五、六年來,發揮創意推動人形圖教學在護理照護上,努力朝向「精準照護」模式邁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所進行的腎臟病防治篩檢結果顯示,約有2成民眾篩檢呈現異常。該院腎臟內科醫師蘇碩凱表示,國人的腎臟病成因之一與愛服用成藥和吃止痛藥有關。由於腎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疾病形成於無聲,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出現泡泡尿或水腫情形,便是一種警訊,建議及早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人上了年紀,肩膀時常會痠痛,手臂無力、東西提不動,一般人常會認為是五十肩,其實也有可能是旋轉肌斷裂。醫師表示,五十肩、旋轉肌斷裂的症狀非常類似,都好發於50歲以上,建議民眾肩膀疼痛多日,最好至醫院釐清病因,不要隨便推拿、按摩,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談到「膽固醇」,大家總是聞之色變,但實際上,膽固醇可區分為高密度和低密度膽固醇,前者對身體有益、後者可能危害健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家醫科醫師黃信恩指出,近期一位35歲的陳小姐,健檢發現總膽固醇量偏高,體內高密度膽固醇更是同事的2倍之多,但由於高密度膽固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熊媽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長達25年,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來改用生物製劑治療,必須長期打針,身體都是瘀青,現在她看到針筒就懼怕。如今,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可望提供害怕打針患者治療的新選擇。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