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未來媽媽》獲好評 專家建議備孕婦女應先做好這件事

《未來媽媽》獲好評 專家建議備孕婦女應先做好這件事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期台劇《未來媽媽》獲得好評,劇情內容道盡女性從結婚到生子的內心糾結,也受到不少螢幕前的女性熱烈迴響。尤其是備孕的女性最擔心是否能夠成功受孕,內心就像開樂透獎般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備孕前的各種準備,例如:調整健康生活型態或是嘗試坊間各種生子妙方來幫助順利受孕,而「不孕症」更是所有備孕婦女的夢魘。


健檢才知子宮卵巢異常難受孕 及早治療後已獲喜訊


30歲的方小姐去年與交往多年的男友攜手邁向人生的下一階段,在婚後也有生孩子的打算。在去年底,方小姐與家人一同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也因為有生子計畫,也趁這次健檢首次將婦女重要的骨盆腔檢查加入檢查項目中。


檢查當天,醫師與她作1對1的健檢報告解說,報告出爐,發現她的子宮及卵巢皆有異常問題。透過骨盆腔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的檢查影像可清楚看見,子宮有著先天異常的隔膜型子宮(心型子宮);兩側卵巢則是有多顆大小相近的小囊泡,為多囊性卵巢的特徵。這2項發現也代表著方小姐若在未接受任何治療的狀態下,自然受孕機率會比一般人來的較低。慶幸的是方小姐即早發現,並且正視自己問題,尋求專科醫師求助後,也順利在今年有了寶寶。


子宮卵巢影像難檢查 備孕婦女更應優先了解自身狀況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解釋子宮及卵巢位在骨盆腔深處,較不容易評估,使用超音波檢查也常會碰到影像偵測上的限制,即使生理週期正常,子宮卵巢也可能存在有其他構造性異常。主任表示,過往也遇過不少備孕婦女,結婚數年嘗試過各種生子偏方苦苦不能懷孕,卻忘了應優先瞭解自身狀態,找出真正問題根源,再針對問題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受孕方式。


沈彥君主任提醒,健康檢查的目的並非僅有癌症或慢性疾病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做為發現早期病灶的預防。也能夠幫助每個人更加了解自己身體的現況,掌握自身的狀態,才能為人生做出精準與最佳規劃。也建議所有備孕的女性朋友,可利用超音波或磁振造影(MRI)做為婦女生殖器官的檢查工具,搭配相關血液荷爾蒙檢查更加全面。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日肌膚保養為炎夏提前準備 PLT修復拍照不必開美肌
▸「笑」臉「齦」人沒自信 水雷射牙齦微整重建微笑曲線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緩和醫療=舒適照顧!今(109)年10月10日是世界安寧日,許多人以為照會安寧就等於「沒救了」,奇美醫學中心緩和醫學中心主任柯獻欽表示,緩和醫療就是舒適照顧,安寧療護不是毫無作為地等死,而是醫療目標的轉移,不再強調治病延命,而是著重於生活品質。安寧療護常常被貼標籤 卻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常見且最致命的間質性肺病,治療上藥物選擇少,且療效有限,導致病患往往得需要進行心肺移植才能存活,為了幫助更多IPF病患找出致病機轉,臺大醫院內科楊鎧鍵副教授暨主治醫師研究團隊發現內質網...

閱讀詳情 »

「我媽媽以前脾氣很好,講話從來都不會大小聲。」吳小姐訴說,自從媽媽停經後,經常會說身體很疲倦,容易易怒、沒耐心,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使得家庭氣氛緊張又緊蹦。吳小姐察覺到媽媽可能是更年期的關係,因此陪同媽媽至婦產科就醫,在醫師的建議下,透過運動與家人陪伴,吳媽媽漸漸能調適與更年期共存。家人支持 成功渡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臺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指出,流感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既安全也有助於癌友減少罹患傳染病風險,癌友可諮詢醫師;至於有些健康民眾,擔憂打疫苗會容易感冒等副作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武甫澄清,不會因打疫苗而得流感,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