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記者|鄭光浩  圖|林欣樺、網路拍攝                                                               地區:台灣台北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有簡單的一段話已將不生病的秘訣說得清清楚楚,它便是:「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名故曰朴。」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即對一切有可能引發疾病或破壞健康的因素都要儘力避免,一般來說,人體的疾病,大部分是因為外在的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引起人體生命規律紊亂所產生的。所以,採取避免接觸疾病的感染源,對一切致病致災的因素都要採取圍追堵截和未病先防的措施。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保持一顆平淡的心,並能守住真氣。恬淡虛無講的是一種心境,一種海納百川,壁立千仞的心態。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其實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更多的則是身不由己,也難怪人們難以達到恬淡虛無的心境。這是一種心若冰清,天塌不驚的達觀,也是一種和光同塵,與世無爭的態度,我們只能儘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接近這種境界。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體的精氣神內守,以及心理築起抵抗外邪的城牆,疾病也就難以接近人體。精神內守不單純是人體內的精氣神在體內保衛身體,還包含了讓心靈變得堅強起來。而下面的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則是對精神內守的補充。只要我們能夠不被外在的病邪和災難所累,精神內守不僅是療傷良藥,還是心靈雞湯。

志閑而少欲

胸中裝有治國安天下的錦囊妙計,卻閒情逸緻,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沒有不良的野心和慾望。就像諸葛孔明當年,躬耕於南陽,不求聞達於諸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心安而不懼

心境寧靜和平安,具有君子的風範,具有慎獨的品性。無論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還是在曲徑通幽處,都能行得正、走得穩。無論是處在多麼動亂的年代,還是處在和諧的日子,心中總是保持安寧。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恐懼,這樣才能使心態達到真人的心境。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形勞而不倦

每天都要進行勞作,但不能超過人體耐受的程度,要勞逸結合。勞動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自我實現,更是為了社會的前進。勞動最有滋味,並不是一句空談,要是每天都無所事事,豈不是很無聊?但是勞動不能超出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每次勞動都要以身體不睏倦為度。如果睏倦了、疲勞了,就要休息休息、鍛煉鍛煉。

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保持著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能夠讓不違背道德、不違背俠義的慾望和理想實現。做人要有正氣,要有骨氣,要有魄力,要有魅力,駕馭心中的慾望之火,合理的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食用沒有腐爛、沒有霉變的食物,穿著自己喜歡並不奢侈的服飾,並喜歡與傳承傳統習俗,沒有高下、沒有尊卑的世道。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簡直就是世外桃源一般,這樣就會自然而然的把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與大自然保持高度的一致和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及親人不生病,它也是道醫追求的最高境界。對於大眾來說,要想不生病,需要掌握一些養生防病以及醫學基本知識技能,與此同時,還要擁有一顆恬淡、博愛、感恩的心,只有這樣,才能與健康長壽白頭偕老了。

我也想知道自己的生命劇本,請點入→全球獨家生命劇本數字學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延伸閱讀:生活360專區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即至,市面上各超市、賣場、食品行及餐廳經由各種行銷通路,早已推出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各式粽子,甜鹹葷素應有盡有,為忙碌的婆婆媽媽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但粽子固然美味,卻有著高熱量危機,吃多了恐怕會造成肥胖及增加腸胃負擔。 不炒、高纖、少膽固醇、少蘸料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林小姐想懷孕但一直無法如願,與老公到醫院檢查,大致上都還正常,但從基礎體溫表中,可發現溫度太低,高溫爬升太慢及高溫期不明顯等問題。除了吃排卵藥與黃體素,也搭配服用溫陽補腎的中藥。基礎體溫在中藥介入輔助後,沒有掉到36.7之下,2個月後就傳出懷孕的好消息。 台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候進入炎熱的夏季型態,使得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率大幅增加,根據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顯示,每年的7~8月為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高峰期,而今年1~5月底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人次為401人,較去年同期為高,由於已進入酷熱的炎夏時序,氣溫仍有可能持續飆高。 因此...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端午節的到來,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各式不同的粽子,不管是鹹粽、甜粽、南北粽等應有盡有,若以一般傳統肉粽來看,熱量不僅相當於一個便當外,也會有易胖、消化不量、高血壓等風險。所以,在眾多種類中,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健康無負擔?對此,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張安妮醫師提出6大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