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記者|鄭光浩  圖|林欣樺、網路拍攝                                                               地區:台灣台北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有簡單的一段話已將不生病的秘訣說得清清楚楚,它便是:「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名故曰朴。」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即對一切有可能引發疾病或破壞健康的因素都要儘力避免,一般來說,人體的疾病,大部分是因為外在的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引起人體生命規律紊亂所產生的。所以,採取避免接觸疾病的感染源,對一切致病致災的因素都要採取圍追堵截和未病先防的措施。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保持一顆平淡的心,並能守住真氣。恬淡虛無講的是一種心境,一種海納百川,壁立千仞的心態。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其實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更多的則是身不由己,也難怪人們難以達到恬淡虛無的心境。這是一種心若冰清,天塌不驚的達觀,也是一種和光同塵,與世無爭的態度,我們只能儘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接近這種境界。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體的精氣神內守,以及心理築起抵抗外邪的城牆,疾病也就難以接近人體。精神內守不單純是人體內的精氣神在體內保衛身體,還包含了讓心靈變得堅強起來。而下面的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則是對精神內守的補充。只要我們能夠不被外在的病邪和災難所累,精神內守不僅是療傷良藥,還是心靈雞湯。

志閑而少欲

胸中裝有治國安天下的錦囊妙計,卻閒情逸緻,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沒有不良的野心和慾望。就像諸葛孔明當年,躬耕於南陽,不求聞達於諸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心安而不懼

心境寧靜和平安,具有君子的風範,具有慎獨的品性。無論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還是在曲徑通幽處,都能行得正、走得穩。無論是處在多麼動亂的年代,還是處在和諧的日子,心中總是保持安寧。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恐懼,這樣才能使心態達到真人的心境。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形勞而不倦

每天都要進行勞作,但不能超過人體耐受的程度,要勞逸結合。勞動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自我實現,更是為了社會的前進。勞動最有滋味,並不是一句空談,要是每天都無所事事,豈不是很無聊?但是勞動不能超出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每次勞動都要以身體不睏倦為度。如果睏倦了、疲勞了,就要休息休息、鍛煉鍛煉。

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保持著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能夠讓不違背道德、不違背俠義的慾望和理想實現。做人要有正氣,要有骨氣,要有魄力,要有魅力,駕馭心中的慾望之火,合理的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食用沒有腐爛、沒有霉變的食物,穿著自己喜歡並不奢侈的服飾,並喜歡與傳承傳統習俗,沒有高下、沒有尊卑的世道。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簡直就是世外桃源一般,這樣就會自然而然的把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與大自然保持高度的一致和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及親人不生病,它也是道醫追求的最高境界。對於大眾來說,要想不生病,需要掌握一些養生防病以及醫學基本知識技能,與此同時,還要擁有一顆恬淡、博愛、感恩的心,只有這樣,才能與健康長壽白頭偕老了。

我也想知道自己的生命劇本,請點入→全球獨家生命劇本數字學

 《黃帝內經》中8個不生病的秘訣

 延伸閱讀:生活360專區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家長們快趁著暑假尾聲帶小朋友出遊!炎熱的暑假期間,親子活動的安排成了家長們頭痛的難題,國健署推薦,有綠蔭的健走步道,不但適合親子健走,還可欣賞優美的景色以及生態景觀等。 每年2百萬人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 聯合國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雙手最容易沾染病毒和細菌,如果碰觸到口鼻、眼睛,可是給病毒入侵人體的大好機會, 所以隨時「保持雙手清潔」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可別小看每天這個小小的動作,根據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勤洗手可以減少被感染和傳播疾病的機會。 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在英國流感流行期間讓1萬6千個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卵巢癌堪稱是婦科界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因早期無明顯症狀,往往等到出現腹脹、腹痛、食慾降低等時,多已是第三期以上,雖然在過去統計資料上發現,卵巢癌多發生於50~70歲的停經婦女,但近年來卻發現它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日前更出現了一名年僅19歲的青少女。  ...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吃辣也能消暑? 提到“消暑散熱”,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綠豆湯、冰西瓜。其實盛夏適當吃點辣也有助散熱,早在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裡就提到,“辛主發散”,即辣味食物有助於將體內的熱氣消散。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辣味食物能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