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內鬱造成肥胖與全身乏力,但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塊薑!

「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內鬱造成肥胖與全身乏力,但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塊薑!

圖片截自島城皮膚病網以及荐新聞,下同

薑+茶

薑茶是用茶葉少許,生薑幾片去皮水煎,飯後飲服。可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流感、傷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實也是外國人非常喜歡的飲料,他們的做法和我們的不太一樣,只要泡茶的時候放上一節鮮薑,然後加糖燜上十多分鐘,就做好了。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薑”之語。現代臨床藥理學研究發現,薑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痛、同時興奮人體多個系統的功能,還能調節男性前列腺的機能,治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礙,因此,姜常被用於男性保健。

薑+牛油果

薑可以和許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薑和牛油果都是含有抗老成分的食材,依照自己喜歡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紅糖

姜糖一般是用薑和紅糖熬制而成,甜中帶辣。有祛濕去寒的功效,非常適合在潮濕的氣候食用。

薑汁撞奶

 「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內鬱造成肥胖與全身乏力,但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塊薑!

薑撞奶是番禺最負盛名的傳統小食,又稱“薑汁奶”或“薑埋奶”,有百多年歷史,馳名省港澳。

薑撞奶狀似豆腐花,也與蒸水蛋有幾分相似,但比前兩者都要香甜爽滑,其口味甘香微辛,能調胃、驅寒、養顏。當地人說,來番禺不吃上一碗薑埋奶,就算白來了。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

「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內鬱造成肥胖與全身乏力,但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塊薑!

受涼感冒:用生薑3~4片加半勺紅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薑3~4片、大蒜7~8瓣加紅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發熱:在生薑、紅糖水中再加入大蔥1根,一次2~3次。

吃過食物後腹脹:可直接口含生薑片,或喝生薑水,一會兒就能緩解。

受涼引起腹瀉:用燒開的生薑水沖雞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瀉停止後再喝一天,以鞏固療效,暖胃腸。

空調房間後呆久後引起的渾身發緊,頭發脹:隨時口含生薑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薑泡水喝,身體的不適馬上消除。

咽喉腫痛:在熱姜水中加入少許的食鹽,當茶飲用。

孕期嘔吐:經常口含一片生薑就能治療和預防。

小兒吐奶:用1~2片生薑煮水喝後再餵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薑和紅棗(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開胃。

關節痛:每天早上起床後吃幾片生薑或者煮姜棗水喝,一日3次堅持吃能明顯緩解關節的疼痛。

痛經: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酒後頭痛、頭暈:可用生薑煮水喝,馬上緩解。

手腳已生凍瘡但未破潰: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長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頭屑多、掉發:經常用溫薑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含薑的方法是:將生薑刮去皮(姜皮屬涼性),每天切四五片生薑(切得像厚紙一樣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內。每天早上起來,先飲一杯開水,再用開水沖到盛有薑片的碗中消毒處理,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含10~30分鐘,將薑片咬爛,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邪內鬱造成肥胖與全身乏力,但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塊薑!

薑的二十種食療功:研究證明,生薑含薑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檸檬酸、抗壞血酸、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胡蘿蔔素、粗纖維素及鈣、鐵、磷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文章來自荐新聞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健康存摺登錄人次已突破90萬人大關!為促進民眾與醫界合作運用,透過健康存摺的完整健康紀錄,讓民眾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健康存摺未來將新增兒童預防接種時間提醒、醫學影像檢視及下載等功能,同時納入自費健檢資料,以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健康存摺使用的便利性,連精打細算達人侯昌明都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幫助更多弱勢家庭,讓認養的愛心延續,新北市家扶中心特別舉辦認養人相見歡活動,現場將近160位認養人及兒童參與,活動過程更特別安排認養人與認養童一起完成幸福五十卡的扶持卡,藉由互相描繪雙手,並黏貼上兩人合照的愛心上,打破過往只有書信的交流,也讓孩子們能當面感謝幫助他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罹患乾癬的婦人,停診近半年左右,近日就醫複診,半年前原只是輕微紅腫脫屑,如今卻發展成膿皰型乾癬,背部長滿膿皰,晚上根本無法入睡。收治該名患者的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指出,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因秋冬轉涼,日照減少,許多乾癬患者忍不住「這裡癢、那裡癢」病況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清正廉明,揚醫者風範;妙手回春,治百姓疾苦。」象徵醫師的專業與責任,還有保持視病如親的精神對病患。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特別在醫師節前夕舉辦了系列慶祝活動,鼓勵醫師們以專業、醫病溝通的態度,營造更良好的醫病關係品質。守護民眾健康 醫師矢志不渝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