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機器人」橫行台灣醫療科技展 開刀房搬物資、中風復健全靠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智慧醫療時代已經來了,在台灣的大醫院裡頭,「機器人」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正在展出的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庚醫院就秀出「機器人治療」專區,不但開刀房中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還有「上肢復健機器人」,能讓中風、脊髓損傷等病人,使到原本靠人力無法完全做到的精準抓握動作。

一年一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已經成為國內各大醫院大秀自家醫療實力的重要舞台,長庚醫院今年展場就特別規劃了「尖端癌症醫療」及「機器人治療」兩大專區,主打AI智慧醫療。

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在AI智慧醫療的輔助下,未來診斷將更準確,治療計畫能有更好的預測,病人復原也將更快。目前在長庚醫院開刀房中,已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機器人在手術上的運用,也讓手術傷口從傳統蜈蚣狀大小,進步到只剩下幾個不到1公分的傷口,對組織的破壞力縮小許多,為外科帶來突破傳統的新選擇。

另一方面,長庚醫院復健部團隊也展出,改良自傳統的訓練器材,自行開發的「上肢復健機器人」,能依據病人手功能的程度,設計出適合的訓練課程,協助中風、脊髓損傷、其他中樞及周邊神經損傷等病人復健加速。

工研院團隊則展出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計畫IisC,鎖定的是健康照護領域發展。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胡紀平說,結合科技,可以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提升照護品質,是縮小國內照護需求與照護人力缺口的新解方。

胡紀平指出, IisC串聯了工研院研發能量,與新創與創新公司攜手,打造智慧照護驗證試驗場域,整合「安心照護手環」、「體溫感測貼片」、「智慧膝力環」、「血感槍」、「認知促進地墊」、「智慧枕頭戰」等,針對銀髮族一日生活所需的照護,設計一條龍式的照護方案,像是「安心照護手環」可即時紀錄體溫、心率、步行數、睡眠狀況等生理資訊,提醒長輩生理健康狀況。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你也這樣吃嗎?健保公布中西藥危險組合 「丹參+阿斯匹靈」最常見

有汙點、試驗不過關!台灣2款過敏、氣喘藥出包 335萬顆不能吃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愛群醫療機構兒童成長中心正式營運。由愛群醫療機構執行長翁紹評偕同團隊共同揭牌。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盛雯 / 台北報導 守護生命最初黃金的1000天!愛群兒童成長中心12月正式揭牌,執行長翁紹評指出,醫界與個人都必須重新定義懷孕、生產、養育的新概念。掌握千天顧好新生命更健康、更強健。 台灣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緣無故,竟然心跳加速、胸悶脹氣,當心是「補」過頭了啦!門診就有一名30多歲女性,在吃完麻辣火鍋之後,準備睡覺時,忽然感到心跳加速、胸悶脹氣,當晚毫無睡意並難以入眠、睡睡醒醒,隔天上班進到辦公室不通風的環境,不舒服的感覺又再度發作,接連幾天陸陸續續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肝臟基金會(ALF) 雖然無法像心臟那樣,感受到肝臟的存在,但養成健康飲食,肝臟會以正常運作、身體狀況良好等訊息告訴你!但長期飲食不注意,你的身體反應也會告訴你,肝臟『過勞』了。 肝臟過勞的警示訊號 肝臟肩負著人體的解毒、新陳代謝等重要工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范綱儀 / 台北報導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2日起登場,吸引600個參展機構與企業、30個國際產業協會與會。在再生醫學領域屢受國際研究期刊肯定的長春藤生技由董事長莊雅清帶領團隊,展示最新預防醫學領域成果,主張用周邊血幹細胞儲存「自己的細胞救自己」,引起各界關注。 日前長春藤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