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機器人」橫行台灣醫療科技展 開刀房搬物資、中風復健全靠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智慧醫療時代已經來了,在台灣的大醫院裡頭,「機器人」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正在展出的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庚醫院就秀出「機器人治療」專區,不但開刀房中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還有「上肢復健機器人」,能讓中風、脊髓損傷等病人,使到原本靠人力無法完全做到的精準抓握動作。

一年一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已經成為國內各大醫院大秀自家醫療實力的重要舞台,長庚醫院今年展場就特別規劃了「尖端癌症醫療」及「機器人治療」兩大專區,主打AI智慧醫療。

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在AI智慧醫療的輔助下,未來診斷將更準確,治療計畫能有更好的預測,病人復原也將更快。目前在長庚醫院開刀房中,已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機器人在手術上的運用,也讓手術傷口從傳統蜈蚣狀大小,進步到只剩下幾個不到1公分的傷口,對組織的破壞力縮小許多,為外科帶來突破傳統的新選擇。

另一方面,長庚醫院復健部團隊也展出,改良自傳統的訓練器材,自行開發的「上肢復健機器人」,能依據病人手功能的程度,設計出適合的訓練課程,協助中風、脊髓損傷、其他中樞及周邊神經損傷等病人復健加速。

工研院團隊則展出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計畫IisC,鎖定的是健康照護領域發展。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胡紀平說,結合科技,可以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提升照護品質,是縮小國內照護需求與照護人力缺口的新解方。

胡紀平指出, IisC串聯了工研院研發能量,與新創與創新公司攜手,打造智慧照護驗證試驗場域,整合「安心照護手環」、「體溫感測貼片」、「智慧膝力環」、「血感槍」、「認知促進地墊」、「智慧枕頭戰」等,針對銀髮族一日生活所需的照護,設計一條龍式的照護方案,像是「安心照護手環」可即時紀錄體溫、心率、步行數、睡眠狀況等生理資訊,提醒長輩生理健康狀況。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你也這樣吃嗎?健保公布中西藥危險組合 「丹參+阿斯匹靈」最常見

有汙點、試驗不過關!台灣2款過敏、氣喘藥出包 335萬顆不能吃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大專校院將於9月中下旬開學,教育部今日公布110學年度防疫指引,實體授課方面,必須符合室內80人以下、固定座位、佩戴口罩、上課期間禁止飲食等條件,否則採線上授課;課程以外之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則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若超額須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教育部今日發新聞稿表示,因應國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從事科技業年輕男性,因為牙齒一直沒有出現大問題,加上工作忙碌一直沒有到牙醫診所定期檢查,直到有一天牙痛到受不了,才臨時掛號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牙齒斷裂,同時發現蛀牙率很高,醫師最後規劃出完整治療計畫,不但解決疼痛,還同時恢復咬合功能和美觀,透過舒眠植牙減緩病人對於...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北幼兒園聚群事件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9/7)表示,如果新北疫情未能控制,不排除全國重新升級至三級警戒。 PTT網友對此熱議,稱「機師又解套了 偉哉DPP」、「講得自己好像是局外人」、「又是全台陪新北坐牢了」、「幼稚園扛起來」。 而陳時中直接定調「新北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目前感染源仍不明,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天(9/7)在臉書表示,最無助的是25到45歲的年輕父母小家庭,因這個年齡層父母,很多根本還沒輪到第一劑疫苗,而他們的小孩可能都是12歲以下,也無法施打疫苗,「這個才可怕」。 游淑慧說,這樣的家庭最弱勢,幾乎是毫無防護力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