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機器人」橫行台灣醫療科技展 開刀房搬物資、中風復健全靠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智慧醫療時代已經來了,在台灣的大醫院裡頭,「機器人」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正在展出的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庚醫院就秀出「機器人治療」專區,不但開刀房中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還有「上肢復健機器人」,能讓中風、脊髓損傷等病人,使到原本靠人力無法完全做到的精準抓握動作。

一年一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已經成為國內各大醫院大秀自家醫療實力的重要舞台,長庚醫院今年展場就特別規劃了「尖端癌症醫療」及「機器人治療」兩大專區,主打AI智慧醫療。

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在AI智慧醫療的輔助下,未來診斷將更準確,治療計畫能有更好的預測,病人復原也將更快。目前在長庚醫院開刀房中,已有搬運機器人定點傳送物資,機器人在手術上的運用,也讓手術傷口從傳統蜈蚣狀大小,進步到只剩下幾個不到1公分的傷口,對組織的破壞力縮小許多,為外科帶來突破傳統的新選擇。

另一方面,長庚醫院復健部團隊也展出,改良自傳統的訓練器材,自行開發的「上肢復健機器人」,能依據病人手功能的程度,設計出適合的訓練課程,協助中風、脊髓損傷、其他中樞及周邊神經損傷等病人復健加速。

工研院團隊則展出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計畫IisC,鎖定的是健康照護領域發展。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胡紀平說,結合科技,可以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提升照護品質,是縮小國內照護需求與照護人力缺口的新解方。

胡紀平指出, IisC串聯了工研院研發能量,與新創與創新公司攜手,打造智慧照護驗證試驗場域,整合「安心照護手環」、「體溫感測貼片」、「智慧膝力環」、「血感槍」、「認知促進地墊」、「智慧枕頭戰」等,針對銀髮族一日生活所需的照護,設計一條龍式的照護方案,像是「安心照護手環」可即時紀錄體溫、心率、步行數、睡眠狀況等生理資訊,提醒長輩生理健康狀況。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你也這樣吃嗎?健保公布中西藥危險組合 「丹參+阿斯匹靈」最常見

有汙點、試驗不過關!台灣2款過敏、氣喘藥出包 335萬顆不能吃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無論到幾歲,追求美的心情,是永遠存在的。除了肌膚要保養,牙齒的亮白更是增加自信的不二法門。到底哪一種療程才是安全可靠呢?讓專業牙醫師來告訴你。   居家美白最安全 新光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楊博雅說明,關於牙齒美容,常見的有...

閱讀詳情 »

肥胖是致病的重要成因!國健署指出,肥胖是導致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國人十大死因中,更有8項與肥胖息息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更早已將肥胖列入「疾病」之一,顯示改善肥胖對於健康維護來說已是不容忽視。  談到減重,除了能維持外觀體態上的美觀之外,健康意義更為重要,保持正常體重才有助維繫健康!然而,減重可能是很...

閱讀詳情 »

資深影視人許效舜: 我痛故我在,跟痛風一起好好過日子 在綜藝節目中,經常拿「痛風」來自嘲的許效舜,本身是被痛風糾纏32年的資深病人。因為痛風,他不得不揮別最愛的蝦蟹,但也因為痛風,讓他體悟生命苦短,每分每秒更要活得精彩。 文‧呂嘉薰 攝影‧吳東岳 走進許效舜的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

閱讀詳情 »

隨著3C的普及,許多年輕人都習慣手機不離身,只要一有空閒就滑手機、玩手遊、或是享受通訊聊天的樂趣;然而,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提醒,長時間使用3C者,一定要留心水晶體老化的問題!若感到眼前出現模糊感,感覺看起來暗暗的,都可能是水晶體老化的警訊,建議應及早就診,以免視力提早退化。  3C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