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也這樣吃嗎?健保公布中西藥危險組合 「丹參+阿斯匹靈」最常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獨特看病文化,不少人就醫時往往還同時使用中藥在調理身體或補身,可能忽略了中藥跟西藥之間的交互作用,健保今年7月起擴大提示中西藥交互作用,在醫師開藥的當下,跳出警示!健保署今(4)日公布最新統計結果,發現提示次數最高的是中藥丹參(具活血功能)與阿斯匹靈Aspirin(具抗凝血功能),兩者若併用可能會強化抗凝血的藥效,恐造成病患大出血。

健保署上午舉辦「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以「健保雲端醫療主動提醒機制之應用成果及資安自我管理機制分享」為主軸,邀請12家具有標竿性質的醫療院所分享其智慧應用的成果。

引人注目的是,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11月15日止,共有1689家健保特約醫事機構有查詢紀錄,累計有1889萬筆查詢紀錄,其中以區域醫院使用率最高,達78%。

健保署進一步統計更發現,目前各項健保處方中,中西藥提示就以中藥丹參與Aspirin產生交互作用最為常見,提醒醫師,如果病人因病情需同時併用時,應密切注意是否有出血的疑慮。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源自2013年建置的健保雲端藥歷系統,共提供12類病患就醫資料,供醫事人員查詢,2018年起,又陸續建立醫療影像分享機制、電腦主動提醒醫師重複處方、藥品交互作用及過敏藥物之功能。

李伯璋說,推動「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升級,是為了落實分級醫療,讓病人前往不同院所時,不需要再跑回去要資料,或重做一次檢驗檢查,曝露過多輻射劑量,讓在大醫院做的檢查,在小診所也可以看得到。

重複開藥也因此減少,李伯璋強調,「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不但可以避免用藥產生交互作用,也可避免民眾拿了藥回去卻不吃,現在只要要開14天以上的藥,就會主動查核過去餘藥,只要家中還有餘藥,沒吃完健保就不予給付,也讓重複用藥核刪下來的金額從2018年第一季的30萬,到2019年第一季就變5000萬,目前再降至4000萬、3000萬,對健保財務有幫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後首場台灣醫療科技展 各大醫院火力集中發展「零接觸」病棟

縮短5天檢疫方便變隨便?長榮空服員不甩照趴趴走 指揮中心要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天綜合台36頻道將於10月23日每周一至周五晚間9點推出全新健康醫療綜藝節目《金牌大健諜》,邀請「綜藝天王」曾國城接下主持棒,節目將設立專業醫師團及陪診團,透過即興爆笑短劇,讓觀眾輕鬆了解醫學知識。曾國城今(9/25)進棚拍攝節目宣傳照,配合節目專業形象,穿上量身訂製的專屬主持袍現身,並與「金讚熊...

閱讀詳情 »

彙整整理/李晏晨、摘自/《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NHK特別採訪小組著/天下生活)、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住東京都小平市的鈴木誠先生(化名,59歲),正為了照顧會遊走的父親傷腦筋。 誠的父親叫做忠(化名),現年88歲,平日和長子、次子及三子四人一起生活,長子誠是主要照顧...

閱讀詳情 »

這裡沒有光》追奇:「苦難導致更大的苦難」——這是在確診恐慌症後,我更加明白的道理 恐慌症可以說是焦慮症的其中一環,它的起因至今仍未有確定的研究分析,可能是生理、也可能是心理。發作時,常伴隨身體某部位的劇痛,症狀再接後出現,由微轉重:暈眩、發抖、癱軟、呼吸困難、喉嚨異物感、失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