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檢、刷、線、嚼」落實口腔保健 對身體好處有這些

「檢 刷 線 嚼」落實口腔保健 對身體好處有這些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你知道哪一種疾病對生活造成最為嚴重負擔?答案是未治療之恆牙齲齒,在前10名排名中,還有牙周疾病以及未治療的乳牙齲齒。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提醒國人,務必做好口腔保健。

 

每年3月20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今年主題為「說『啊』!口腔健康大家一起來」,將口腔保健定位為全民運動,呼籲全民一起來守護口腔健康。

 

黃耀慧提出「愛牙4守則」,提醒民眾落實正確的口腔保健習慣,謹記「檢、刷、線、嚼」4字口訣

 

1.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2.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3.每天使用牙「線」(棒)。

4.吃完、喝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

 

黃耀慧指出,國外研究報告證實,口腔健康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失智症等疾病有不可忽視的相關性,而其中口腔唾液與咀嚼動作在全身健康中扮演重要的把關角色

 

口腔唾液不僅可以協助進食、講話,還具有清潔殺菌、中和酸鹼與組織修復等保護功能。咀嚼動作則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對食物、糖分的清除作用。更重要的是透過咀嚼刺激分泌的唾液富含礦物質,能夠增加牙齒的再礦物化作用,減低蛀牙的風險,絕對不能輕忽咀嚼動作在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除了分泌唾液、維護口腔健康,咀嚼運動還能降低心理壓力、調節認知功能、維持記憶力等,可說是好處多多

 

如果嚴重缺牙,也會影響咀嚼功能,國外研究發現,牙齒顆數與失智症呈現顯著相關,2019年一樣相關實證醫學文獻更發現,牙周疾病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為1.17倍,而有失智症者罹患牙周疾病的機率為1.69倍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月中開始,因為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之故,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極大影響。包括許多成年人開始在家上班或分流上班,而全國大專以下的學生也都在家進行停課不停學。對於必須同時兼顧自己在家工作,並照顧在家就學(或無所事事)小孩的家長,要怎樣適應這樣的變動並維持心理生理上的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前陣子全國防疫3級警戒,許多小孩都在家上課,1名4歲男童由家長發現,經常全身搔癢一直抓,特別在天氣熱容易流汗時,嚴重時不但抓到破皮流血,在手肘與膝蓋內側也有紅疹與丘疹,軀幹也有大範圍皮膚乾燥與脫屑,家長協助就醫才漸漸改善症狀,父親回想自己小時候也有類似狀況。 異位性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力受損的孩子如果能在出生3個月內儘早診斷,滿6個月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達到正常的語言、身心及社會人際發展。 國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聽力篩檢,109年出生的寶寶有16萬697人接受聽力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約有數百萬人陸續符合間隔10周條件,等待第2劑施打,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明(17)日開放7月9日前,年滿75歲(含)曾接種第1劑民眾,可施打第2劑莫德納,由地方政府造冊通知。 ▲開放施打第2劑莫德納資格。(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