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何是我!」乳癌復發苦 新口服標靶打破治療僵局

「為何是我!」乳癌復發苦 新口服標靶打破治療僵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目前已邁入個人化治療時代,口服荷爾蒙標靶藥物已成為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乳癌治療首選。以往針對HER2+受體的標靶藥物因發展較早、較成熟,對於HER2+受體為陽性的晚期乳癌,在治療成績上通常較佳,患者整體存活期平均超過5年;若HER2+受體為陰性的患者,相對就沒那麼幸運。所幸,隨著醫藥的發展,適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新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已問世,合併抗荷爾蒙療法一起使用後,試驗證實可以延長整體存活期超過63個月,大大增加此類型乳癌的存活期限制!

確診乳癌後,目前普遍會透過病理切片,依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確定基因型別,藉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兩者分別為陽性或陰性,進一步決定治療方針。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周佳正醫師表示,當荷爾蒙受體為陽性時,代表癌細胞容易受到女性荷爾蒙刺激而生長,因此採用抗荷爾蒙藥物抑制女性荷爾蒙的作用,早已成為針對此類早期患者的術後標準治療,用藥時間落在5-10年不等,視患者復發風險高低評估,但有時還可能需要搭配化學治療。

復發治療選項不再只剩化療 CDK4/6抑制劑讓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即使配合醫囑治療,早期乳癌仍有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病患聽到復發的消息,通常都很難以接受,會覺得『為什麼是我?!』,甚至產生自責的情緒。」周佳正醫師談到當患者處於脆弱的心理狀態時,整個乳癌醫療團隊的配合就顯得十分重要,「醫師檢視過往治療用藥以擬定未來策略、個管師密切的身心照護與追蹤,透過團隊合作增加醫病信任與溝通,才能讓患者定下心接受治療。」

化療是另一個容易讓患者對治療卻步的原因。「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乳癌,早期治療因為是以抗荷爾蒙藥物為主,過往復發後就僅剩下副作用較大的化療可選,患者普遍較抗拒。」周佳正醫師分析,因為副作用大,就算療效不錯,有時患者身體也撐不下去,無法用得長久。這樣的治療僵局,在這幾年終於迎來了重大的突破,適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乳癌患者的標靶藥物–口服CDK4/6抑制劑,在國際大型臨床試驗上展現亮眼的治療成績,獲得我國衛福部藥物許可,甚至也通過了健保給付。

「抗荷爾蒙藥物搭配CDK4/6抑制劑,已經證實可以延緩疾病惡化超過2年,延長存活時間超過5年,甚至可以讓患者接受化療的時間晚了4年多,代表在延長存活期的同時,病人再無須犧牲生活品質。」周佳正醫師進一步談到用藥策略,「觀察復發的時間點也很重要,若是復發離先前治療較近、僅隔1-2年,那在選擇與CDK4/6抑制劑搭配的抗荷爾蒙藥物時,因為可能已對先前藥物產生抗藥性,就必須更換另一種才能達到較佳的控制效果。」

口服兩個月多月就讓腫瘤縮小 寫下治療日記讓病況一目了然

周醫師舉門診個案說明,曾有位害怕治療而遲遲未求醫的晚期患者,直到腫瘤已經侵犯到乳房皮膚,導致滲液出血才就診,經確定乳癌型態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後,便採用CDK4/6抑制劑的處方。在口服兩個療程後,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腫瘤便受到控制,乳房上的潰傷幾乎痊癒,讓患者對治療全盤改觀,重拾信心,更加願意配合醫療團隊的醫囑。

「跟癌症相比,因迷思而放棄治療這件事其實更加可怕!」周醫師語重心長地說到,「藥物都可能產生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其實都可以透過劑量調整等方式改善,調整後對療效影響不大,反而因為控制住副作用,才能持續用藥,疾病控制得更長久。」因此,周醫師提醒病友,一定要主動與醫師反應治療後的不適,更鼓勵可以寫下治療日記,以防忘記;若服用CDK4/6抑制劑的處方,也務必定期回診抽血、監測是否有白血球低下的狀況發生,讓醫療團隊能隨時掌握病況,提供最適切的治療。

【延伸閱讀】

口服乳癌藥CDK4/6抑制劑 美列晚期治療首選

乳癌又復發心好累!口服標靶擴大給付時機助延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確定首例病例,是一名北部約20多歲男性,因三月中赴安哥拉,4月2日至4日陸續出現發燒、頭痛及倦怠等症狀,5日因出現紅疹就當地就醫,後來更出現關節、肌肉痛等現象;疾病管制署表示,個案在10日返國後,因紅疹尚未消退因此就醫,依照症狀和旅遊史採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台灣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台灣C型肝炎患者約75萬人,但只有約10萬人接受治療,醫師提醒,若C型肝炎不治療,死亡率為治癒者10倍之多。 臺大醫院內科部及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高嘉宏指出,台灣C肝患者中,約6成為第一型感染,其中又以1b為大宗,隨著新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由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主辦的「第22次春季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於日前順利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提供豐富的學術新知及臨床治療經驗分享,吸引超過600位醫師熱情參加,有助提升國內美容醫學醫療品質及治療技術。 議題豐富多元 兩岸交流熱絡 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曾漢棋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身旁的親友會經常出現壞脾氣嗎?小心可能是有間歇性暴怒症。有名37歲男子就時常會莫名的發脾氣,不但會對家人兇,也會和同事起衝突;沒想到就是因為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以致出現間歇性暴怒症惹禍! 會有難以控制的衝動行為 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