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愛彌補」兒童文學金獎自閉兒繪出內心愛

「用愛彌補」兒童文學金獎自閉兒繪出內心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用愛彌補   繪畫創作敞開自閉兒的內心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日前舉辦「第21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以「影響我最深的人/事」為徵稿主題,希望藉由此主題而了解孩子們深受哪些人事物影響,進而建構孩子的價值觀。從今年投稿作品發現,影響自己最深的以家人居多,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至深,無論是性格、行為習慣、思維方式都源自原生家庭學習來的。

鄰居誤認受虐兒   金獎得主四歲才確診自閉兒

今年金獎得主范顥馨是自閉症的孩子,就讀台北市建安國小五年級的范顥馨,從小情緒波動較大,無論待在家或出門去圖書館,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任意哭鬧。鄰居還曾經報案,以為孩子遭到家暴,才會整天哭聲不斷。

直到顥馨4歲讀幼兒園,老師發現她的異樣,建議媽媽帶孩子去醫院做「兒少諮商心理評估」。經診斷,確診為自閉兒,需要早療復健。媽媽跟阿嬤終於恍然大悟,不是孩子難帶,而是因為先天性腦部功能異常,導致孩子思考邏輯跟別人不一樣,情緒感受性比別人更豐富。

無論颳風下雨   早療課程從不缺席

因為是單親家庭,媽媽負責經濟重擔,阿嬤負責照顧顥馨。不論颳風下雨,一週4次的早療課程,阿嬤帶著顥馨從不缺席。不只積極上課,阿嬤還帶著顥馨運動與畫畫。希望顥馨跟其他孩子一樣培養自己的興趣。顥馨對繪畫特別喜愛,家中的牆面就是她的畫布。雖然顥馨沒有接受過正統的繪畫訓練,但媽媽還是替她報名了建安國小美術班轉學考,不負眾望,考上了。

「用愛彌補」  繪本創作學習尊重差異

由於顥馨天生不善於表達,常常答非所問,在轉學之前一直是同儕欺負的對象。顯現自閉兒被同學霸凌不是單一個案,而是「常態」的社會事件。「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是「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的核心概念。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希望藉由學童的繪本創作,深入淺出,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之下,懂得尊重差異,不再發生校園霸凌。

克服自閉症 感謝阿嬤的照顧

典禮當天,顥馨將與她的家人同心協力發表《阿嬤的愛》繪本故事,帶領台下觀眾細細體會作者努力克服自閉症的心路歷程以及感謝阿嬤無微不至的照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結節硬化症(TSC)為一罕見顯性基因遺傳疾病,因體內調控細胞成長的煞車基因出問題導致出現全身性的錯構瘤(Harmatoma)。結節不只限於皮膚,也會出現在體內各器官甚至腦部,因此患者也常伴隨癲癇問題,不只嚴重影響到生理、心理,還可能造成智力與行為認知障礙。除此之外,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您曾有想過上課看不清黑板字、晚上無法好好念書、不自覺撞到人、用餐時夾不到想吃的菜等等的日常生活嗎?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對於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的患者來說,都是一個困難的挑戰,也對病友與照顧者造成重大的影響。由於是早發疾病,對於好發族群如幼兒、青少年患者,因疾病導致視力模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患者平均手術年齡約在70歲左右。但近年來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高度近視使得眼球提早老化。目前只有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能夠有效治癒白內障,而人工水晶體的挑選更是影響術後視覺的關鍵因素,如何挑選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水晶體也成為白內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美華(化名)六年來飽受全身莫名疼痛所苦,導致無法工作,情緒也變得焦慮及暴躁,連家人都無法諒解,還誤認她在無病呻吟,讓她對人生感到相當絕望。某日因為疼痛再度發作到急診求助,由於美華一直喊著全身痛,又無法清楚說出哪裡痛,讓急診醫師毫無頭緒,經詳問後發現美華的下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