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童年逆境經驗」創傷深  從「鬼滅」角色共尋復原路

「童年逆境經驗」創傷深 從「鬼滅」角色共尋復原路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有「童年逆境經驗」嗎?會對心理產生什麼深遠的影響?諮商的過程中,發現有非常多的當事人曾經有過「童年逆境經驗」,像是成長過程不斷被語言羞辱怒罵,經常性被肢體暴力對待,被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侵犯身體,無論在情感或情緒上都被長期忽略,身體上長期疏於被照顧,父母離婚後沒有歸屬感,目睹媽媽被家暴,曾經跟有精神疾病或是試圖自我傷害的親人住在一起過。有些人出現一、二個逆境,有些人每個逆境都經歷過,要如何走過「童年逆境經驗」,時間無法沖淡創傷記憶,讓心靈的痛楚得到療癒,在此透過「鬼滅之刃」裡角色的「童年逆境經驗」,共同尋找有助於療癒的心理復原的路徑。

家暴恐怖陰影 多位角色皆經歷 

「鬼滅之刃」裡有很多角色都有「童年逆境經驗」,也有過被家暴的恐怖經驗,例如,嘴平伊之助的母親、不死川實彌、栗花落香奈乎。嘴平伊之助的母親琴葉年輕美麗,很會唱歌,她總是對還是嬰兒的伊之助說:我的寶貝、伊之助好溫暖,能和你在一起真幸福。但是伊之助的母親卻天天被丈夫毆打,當她逃離家暴丈夫的魔掌時,一隻眼睛因為被毒打而失明,臉頰也瘀青腫脹,無法辨識精緻的五官。不死川實彌的父親則常常對孩子拳打腳踢,身形嬌小的母親勇敢挺身護衛孩子,在不死川實彌的印象中,母親總是在忙碌工作,沒有看到母親休息睡覺。而栗花落香奈乎從小就受到父母無情的暴力對待,加上親眼目睹兄長被打死,又差點被父母賣給人口販子,直到被蝴蝶姐妹所救,才改變充滿暴力的人生際遇。或許是恐懼已經超過心靈的承受範圍,香奈乎有語言障礙,幾乎無法使用語言跟外界溝通,後來發展出以擲銅板來做決定的方式,遇到炭治郎夥伴們後才試著與人建立信任關係。

研究發現 童年逆境經驗影響成年至深

現實世界裡,家庭暴力的颶風也摧殘著無數人的心理健康。

在美國也有位減重門診的醫師,為了找出病人復胖的原因做了很多調查和研究,無意中發現,童年的受虐經驗對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響,之後醫界更啟動「童年逆境經驗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發現如果主要照顧者對孩子有下面的行為:

□用語言羞辱怒罵孩子。

□經常性的肢體暴力對待孩子。

□用孩子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侵犯孩子身體,或強迫孩子接觸大人的身體。

□在情感或情緒上忽略孩子的感受。

□身體上疏於被照顧的孩子,像是常常沒飯吃、老是穿髒衣服、生病沒人帶去看醫生。

□父母離婚後沒有歸屬感,或是被棄養。

□孩子目睹媽媽被家暴。

□曾經跟有藥癮或酒癮的親人住在一起過。

□曾經跟有精神疾病或是試圖自我傷害的親人住在一起過。

□家人曾經入獄過。

研究發現,倘若主要照顧者有上面這些行為四種以上,孩子長大後罹患身心疾病,有藥癮酒癮的問題,自我傷害的比例都會較高。 

療癒之路 首重建立信任感

諮商的過程,我也看過有不少遭遇家暴或目睹家暴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痛苦到想要從世界消失。或是曾經動過想要消滅施暴者的念頭,很容易生氣,對聲音、情緒非常敏感。也有人無法忍受痛苦,寧可透過酒精藥物麻痺自己,也不願意慢慢做心理治療。由於上面這些照顧者的行為都不是年幼孩子可以控制的,難免會覺得世界充滿了危險與傷害,很難跟別人發展出信任關係,也因為對人性失望才會孤立自己,所以,要療癒受暴者的心理創傷,首先要建立信任感,讓他們覺得環境是安全的、面對的人是安全的,接下來才有可能找到心理復原的路徑。


「童年逆境經驗」創傷深 從「鬼滅」角色共尋復原路

(文章提供/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惡性度高 醫師建議一定要做這件事

抗疫防重症,睪固酮也要「超前部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迎接開學日,你的孩子已經做好準備了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經過長假以後,孩子的生活作息難免變得比較鬆散,加上面對新學期剛開始,環境變化加上新的人際關係建立,許多孩子身心恐怕承受不少壓力,雖然開學症候群並非嚴重身心異常,不過家長及老師還是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林先生,105年第一次全身性癲癇發作,立刻送往奇美醫學中心急診,經詳細檢查,顯示右側額葉有3公分顱內動靜脈畸形。主治醫師開出3種抗癲癇藥物,才使林先生的癲癇獲得控制。陳志偉醫師建議林先生接受電腦刀,治療顱內動靜脈畸形。經過兩年追蹤,顱內動靜脈畸形已完全消失,而且3...

閱讀詳情 »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尿失禁」或「漏尿」常與老年人畫上等號,其實除了老年人因退化而造成漏尿症狀外,「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也常發生在年輕人,尤其是剛生產完的婦人、長期便秘或慢性咳嗽的患者身上。 骨盆腔底括約肌肉鬆弛是造成漏尿的主要原因,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指出,「應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在腹腔用力時,如:咳嗽...

閱讀詳情 »

50歲的吳女士過去2年多來都沒有嗅覺,原以為是嚴重過敏性鼻炎害的,但因為視力也越來越模糊,就醫後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腦部長了1顆6到7公分的腫瘤,確診為「嗅溝腦膜瘤」,緊急開腦做腫瘤切除手術,切片檢驗為良性,術後即恢復視力以及找回嗅覺。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表示,腦膜瘤起源於蜘蛛膜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