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濤駭浪!單一睪丸無精又罹癌〜顯微取精術一圓求子夢

男性有睪丸卻發現精液內沒有精子,無法展現「雄風」,發射卻如同「空包彈」,已經很傷心了,但是如果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唯一的睪丸竟罹患睪丸癌,更是晴天霹靂!所幸已經可以透過泌尿科醫師採取睪丸顯微取精手術,把握最後一次生機,成功一圓求子夢!

「精」濤駭浪!單一睪丸無精又罹癌〜顯微取精術一圓求子夢

臺北榮總泌尿部及婦女醫學部攜手合作,從摘除的右側睪丸中取得殘存不多的精子,利用人工生殖技術讓郭太太成功懷孕,並保存多枚冷凍胚胎,讓郭先生將來可繼續生兒育女。(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懷疑有睪丸惡性腫瘤 進行根除性睪丸切除手術

1名29歲陳先生,婚後夫妻雙方接受孕前健康檢查,意外得知自己的精液內沒有精子,進而先被轉介到泌尿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醫師發現陳先生右側陰囊內有1約7公分的腫塊,又再進一步安排抽血及影像檢查,懷疑有睪丸惡性腫瘤的可能,建議做右側根除性睪丸切除手術。

但是,陳先生在青少年時因左側隱睪症已切除左側發育不良的睪丸,若再將右側睪丸切除,陳先生勢必無法生兒育女。面對著腫瘤治療和生育心願的兩難,陳先生被轉介至臺北榮總泌尿部主任黃志賢教授的門診。

「精」濤駭浪!單一睪丸無精又罹癌〜顯微取精術一圓求子夢

臺北榮總泌尿部黃志賢主任表示,睪丸若有摸到不正常的硬塊,或是兩側不對稱的情形,應儘速至泌尿科就醫。(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5成無精症男,透過顯微取精術可找到精子

臺北榮總泌尿部黃志賢主任表示,男性的精液內沒有精子即稱為”無精症”。無精症並非指體內完全沒有精子,平均而言,仍有5成的無精症男性患者,依然能藉由睪丸顯微取精手術,在睪丸內找到精子。只要能找到精子,就有機會藉由卵細胞質內單一精子顯微注射的人工生殖方式使精卵結合成胚胎,再進一步將胚胎植入母體內著床懷孕。

黃志賢主任表示,陳先生於手術中先接受了右側睪丸根除手術,將切除的睪丸移至另一個手術台,在手術顯微鏡的檢視下執行取精手術。手術順利於殘存不多的曲細精管組織中尋得精子,一部分直接送至胚胎室執行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剩下的部分全部做冷凍保存。

「精」濤駭浪!單一睪丸無精又罹癌〜顯微取精術一圓求子夢

陳先生透過顯微取精術找到精子,再透過人工生殖團隊的技術協助下,陳太太成功受孕。(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人工生殖技術讓太太成功懷孕,並保存多枚冷凍胚胎

後續在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科李新揚醫師領導的人工生殖團隊的技術協助下,陳太太成功受孕,胎兒健康成長,至今已近5個多月大。而且在生殖醫學中心也庫存有其他冷凍胚胎,以供後續第二、三胎生育的需求。

睪丸摸到不正常的硬塊,或兩側不對稱應就醫

睪丸惡性腫瘤(即睪丸癌)發生率不高,僅占所有罹癌男性的1%,而其中95%是源自於生殖細胞的癌化。睪丸癌最主要的發現就是無痛性的不正常的睪丸增大及硬塊。建議男性可以透過陰囊觸摸一下自己的睪丸,若有摸到不正常的硬塊,或是兩側不對稱的情形,應儘速至泌尿科就醫。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726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近來網路流傳一則「到底有多少人覺得晨勃是正常?」的文章,引起一陣熱烈討論。晨間勃起,或是睡眠時間在快速動眼期勃起,是西醫認為生殖功能旺盛的一個特徵,但網路所傳出「晨勃是遺精的前兆,是腎精不收斂…」等說法,中醫的看法如何呢? 腎精充足,下體可隨需要而充血 首先有2個焦點要釐清:什麼是晨勃?什麼是遺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葉黃素,是爸媽在為孩子挑選視力保健食品時,首先會聯想到的營養素,但坊間同時充斥著許多的視覺保健食品,如玉米黃素、山桑子等,往往讓爸媽在挑選時傻傻分不清楚,究竟哪個才是對視力最有幫助的保健食品?亞洲大學視光學系主任曾榮凱表示,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簡單來說就是「眼睛的天然保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人齲齒盛行率高達90%以上,當食物尤其是糖類食物沾附在牙齒表面,經過一段時間分解,就會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或讓牙齒脫鈣,細菌會累積在齒縫之中,就是蛀牙。若忽視不理會,不僅容易產生口氣問題、也會引發疼痛,還會隨著時間侵襲到牙髓,導致發炎、感染,嚴...

閱讀詳情 »

研究發現,「跑走運動」比單純又規律的跑步、走路更有效。醫師指出,運動有4個要件:1是心跳要增加、2是大型肌肉要動、3是時間要夠、4是持之以恆。光是只有走路是不夠的,至少要跑步才算是運動。 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新北市土城醫院副院長葉文凌醫師指出,想要健康,只靠跑步根本不夠,「跑走運動」才是王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