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跑走運動加速體脂燃燒~比單純跑步、走路更有效!

研究發現,「跑走運動」比單純又規律的跑步、走路更有效。醫師指出,運動有4個要件:1是心跳要增加、2是大型肌肉要動、3是時間要夠、4是持之以恆。光是只有走路是不夠的,至少要跑步才算是運動。

跑走運動加速體脂燃燒~比單純跑步 走路更有效!

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新北市土城醫院副院長葉文凌醫師指出,想要健康,只靠跑步根本不夠,「跑走運動」才是王道。也就是「跑跑停停」,跑累了就用走的,不僅可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心肺功能,更能加速體脂燃燒、降低復胖風險。

跑走運動 先小跑步熱身

基本上,跑走運動簡單易學,開始一定要先小跑步熱身,接著要做伸展運動,而運動完之後,也記得要把伸展運動再做1次,當作是「收操」,以減少運動痠痛風險,而且1週至少要有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這些是基本要求。

同時,足夠的水分和熱量及營養是基本必備的。如果手上有心跳測量儀,自是上上策,大大加分。但是千萬別穿夾腳拖,基本配備是要穿避震良好且大小適合的鞋、舒服的厚襪、適當寬鬆不束縛的衣著,以及帽子或運動型太陽眼鏡。

跑走運動加速體脂燃燒~比單純跑步 走路更有效!

研究發現,「跑走運動」比單純又規律的跑步、走路更有效。

減重燃脂 改變運動速率

葉文凌醫師強調,結合「慢跑」與「快走」輪流交替進行的跑走運動,比單純跑步更好,更健康;尤其是跑走運動打破跑越快才會瘦越快的迷失,事實上,兩者比較,跑越快反而無法燃燒太多脂肪,瘦得越慢。

但若利用慢跑、快走輪流交替進行的運動,不斷改變運動速率,就能打亂大腦及肌肉組織習以為常的節奏,干擾身體肌肉的運動記憶,不僅對肌肉及關節反射有助益,也會持續維持「減重燃脂」效果。

跑走後飲食 熱量限300大卡

至於跑走運動,運動前30分鐘至1小時內,切記別空腹或是吃大餐。運動前應多喝水,預防脫水,有助於提升運動表現,同時適量補充含有維生素B群及抗氧化的食物,並且適量增加醣類與蛋白質的攝取,以避免運動時血糖降低。

同時,若要達到減重目的,跑走運動後飲食,建議蛋白質與醣類比例約1:3,組合熱量最好在300大卡以下,像是1根香蕉約120大卡,再搭配小盒低脂牛奶約136大卡,共256大卡,即能提供運動後所需能量。持之以恆,減少復胖風險。

【跑走運動小叮嚀】;

跑走運動不是散步,運動一定要增加心跳才有效果。而不論是跑或走時,姿勢依舊是跑步的姿勢。也就是:眼向前、腰挺直、手提高、腳要正、氣要足。若如麵龜般跑步是效果大減的,同時運動前、後一定勿忘要做暖身操。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688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年度流感季節,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超過預期,已超過500萬劑,但幼兒接種率卻偏低,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至少接種1劑接種率為41.8%,與目標55.5%還有一段距離,兒科醫師提醒,5歲以下幼兒為流感重症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家長務必儘速陪同小孩完成接種。 小兒專科醫師陳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40歲王小姐曾因卵巢良性腫瘤而開刀,術後持續追蹤,年初工作繁忙,用餐時間不固定,出現腹脹與便秘,但她以為只是小問題,日前嚴重便秘,好幾天無法如廁,就醫檢查,居然發現腫瘤,切片發現,癌細胞已擴至大腸,為卵巢癌晚期。 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6年卵巢癌確診人數為1,3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1位33歲的男性患者,雖然平日工作認真,卻經常無法準時完成交辦事項,出錯頻率高,因此受到長官及同僚不解,讓他相當氣餒、緊張煩躁到常常失眠,甚至開始有點抗拒上班,但在與親友懇談與反思下,才理解自己從小就有這樣的特質,而且現階段焦慮度越來越高,整天做什麼事情都緊張兮兮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年底11月居然仍有颱風攪局天氣,加上東北風影響下,氣溫與氣候都變化相當劇烈,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衛福部國衛院研究發現,肌肉量少會阻礙身體維持體溫能力,同時也降低免疫力功能,發生疾病與死亡風險也上升,特別是基因異常的早衰症患者,或肌肉流失的老人家,都會因肌肉量少引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