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失智症紀念日紀念醫學開路人 中山醫發現新藥

國際失智症紀念日紀念醫學開路人 中山醫發現新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造成失智症最主要的三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失去自己,也失去了與世界的連結,衝擊個人活著價值,是非常嚴重的疾病。

阿茲海默氏症  兩特徵診斷

1888年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醫師收治一位大約50歲的女士被,她神情焦慮、惶恐,無法說出自己與先生的名字、不知道身在何處、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在這裡;在進行一些簡單的神經心理測驗,顯然學習、記憶、辨識與認知功能都嚴重退化了,這項疾病後來被稱為「阿茲海默氏症」。

將腦部切片,觀察到她的神經細胞外部堆積老年斑塊,細胞內部則充滿神經纖維糾結,這兩項特徵是這100年來確診阿茲海默氏症重要的病理指標。

巴金森氏症  嚴重恐出現失智症

而早在1817年英國的巴金森(James Parkinson)醫師清楚記載他所觀察到的病患症狀,例如:肢體不自主地顫抖、肌肉衰弱無力、身軀向前傾、走路時腿抬不高、步伐無法邁開,於是出現小碎步、重心不穩非常容易跌倒;到了晚期,喉嚨的肌肉也受到影響,患者說話與吞嚥都會很困難,甚至會出現失智症。

路易氏體失智症  症狀因人而異

至於路易氏體失智症(DLB)患者人數約佔各類型神經退化性失智症患者人數之15-25%。臨床診斷標準,是依據病人除了出現失智症,還要出現下列3種的其中2種症狀:(1)認知波動、(2)視幻覺、(3)運動障礙。

DLB通常在50歲之後開始發病,65歲以上老人罹患DLB的比例超過0.4%,罹病後平均存活時間約為5-7年;症狀的發展和變化的速度因人而異,取決於患者整體的健康狀況、年齡和症狀的嚴重程度。

頭孢曲松 減少腦細胞死亡及神經發炎

目前臨床上並沒有專一的藥物可用以阻斷神經退化性疾病,近期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何應瑞教授證實,運用頭孢曲松可以清除神經毒素麩胺酸(glutamate)及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的堆積,減少腦細胞死亡及神經發炎,還可以促進神經新生,長出新的細胞;目前這項治療巴金森氏症的醫藥發明獲得許多國家專利,並且通過美國FDA核准執行臨床試驗,盼能給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契機。

圖片


【延伸閱讀】

七成失智症患者 合併有精神行為症狀

失智照顧壓力大! 失智症協會籲:儘快恢復日照等服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繼奶油產品正名後,醬油產品也將於明天1月1日起正名,衛福部表示,市售包裝醬油應清楚標示「釀造」、「速成」、「水解」或「混合或調合」,避免不肖業者摻水圖利,以維護消費者購買權益。若無標示清楚,食藥署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業者回收改正,並處以新臺幣3萬元至300萬元或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治療鼻甲肥厚 新一代鼻甲手術解決困擾一名38歲男子,長期有鼻塞問題,直到赴醫院就診檢查,竟發現原來是雙側下鼻甲肥厚惹禍,經手術治療後已逐漸改善症狀;為恭紀念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曾德銘表示,因台灣屬於潮濕炎熱天氣,加上空汙問題,全台約有5至20%民眾有過敏性鼻炎,不但會使下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乳癌位居女性癌症之首!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台北市衛生局與乳癌防治基金會,特別邀請陳佩琪醫師擔任臺北市乳癌防治大使,呼籲珍愛女性朋友健康,乳癌篩檢要及時。三分之ㄧ乳癌可預防  高危險群不可輕忽依據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高達38%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避免不良輸血反應捐血中心收集血液後,會將各種有效成分製成像紅血球、血小板、血漿等不同血品,提供給需要的病人使用,但根據研究顯示,白血球會造成接受血品的病人,發生輸血反應重要原因,甚至可能導致巨細胞病毒傳播的機會;臺中慈濟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何承懋表示,若製程中能減除血液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