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累、喘、腫」只是老化? 心臟衰竭9成無法及早確診

「累 喘 腫」只是老化? 心臟衰竭9成無法及早確診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心臟功能不好,一旦感染新冠病毒,重症及死亡風險暴增,研究發現,超過1成死於新冠病毒的患者,死因與心臟疾病、心臟衰竭有關,專家提醒,常有「累、喘、腫」等症狀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許多人以為癌症恐怖,其實心臟相關疾病對於人類的危害,也不遑多讓,2020年國人10大死因中,死於心臟相關疾病人數就位居第2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其中又以心臟衰竭的致死率最高。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醫師說:「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一樣」,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缺乏彈力,就是心臟衰竭,也就是心臟無力。


侯嘉殷表示,初期心臟衰竭,症狀為容易喘、疲累、水腫,多數患者為老年人,很容易被誤認為老化所致,因此,高達9成患者無法早期被確診,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直到暈倒後,緊急就醫,才被確診為心臟衰竭。


侯嘉殷進一步解釋,大部分民眾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以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即使確診心臟衰竭,許多患者仍缺乏病識感,並未規律回診為及用藥。


研究顯示,心臟疾病患者為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高風險族群,侯嘉殷指出,心臟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者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導致併發症,甚至重症致死。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最新統計,10.5%確診者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而在染疫後死亡,在所有合併症中,排第2名。侯嘉殷解釋,病毒直接侵入心臟,導致心肌發炎,約有兩成五重症患者出現心臟損傷,6.8%患者心臟衰竭。


侯嘉殷提醒,有心臟相關病史的民眾,在疫情期間,應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並應該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並多留意身體的變化,提高警覺。


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國健署、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共同呼籲國人,應該重視心臟衰竭對健康所帶來的危害,心臟基金會官方粉絲專頁則展開長達5週的圖文衛教宣傳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Heart.Foundation),希望民眾重視自身及家人的心臟健康。


另外,為了鼓勵心臟衰竭患者記錄身體數值,心臟基金會規劃「心臟有力安心札記」,搭配淺顯易懂且趣味的內容及頁面設計,提供心臟衰竭患者與照護者有力輔助工具書。


更多NOW健康報導
▸報復性運動讓「鐵人」變「軟男」 中醫調理下半身性福
▸打造不利癌細胞增生微環境 「褐藻醣膠」搭配化療奏效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相傳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學之書-易筋經終於出現了! 快快珍藏起來,每天練讓你延壽十年,身體永保年輕!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第一招:二手手掌交叉互握,向上推伸展直到感覺到緊繃點停住,保持不動。動作中配合呼吸,且停留10秒鐘以上第二招:一手抓著另一手的手肘,向著頭部方向緩緩的往內拉。動作中配合呼吸,停留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什麼頭髮一直掉,是不是禿髮的警訊?有些人輕輕梳理,卻滿地落髮,也有人洗髮時,掉髮堵住排水孔,這些情形常出現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醫師指出,其實頭髮掉落為正常現象,但發現掉髮量突然增多,且掉髮較短也較細,可能就是初期雄性禿的徵兆。林口長庚醫院植髮醫學中心主任陳建勲指出,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幾年運動風氣盛行,馬拉松路跑活動、單車環島成為現在最熱門的運動項目。沉澱了一個冬天,很多民眾都已蓄勢待發要來好好活絡筋骨一番,然而,今年入春以來,天氣溫差明顯,醫師提醒,有氣喘等過敏體質的民眾,應盡量避免在此時慢跑。家醫科翁裕峰醫師表示,有過敏性氣喘的患者若在天氣乾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母親節將至,但對不孕夫妻來說,卻有點沉重!美村婦產科診所張秩嘉院長特別鼓勵不孕夫婦「有夢就要追」,不要輕易放棄。尤其是現在的求診者常超過35歲,放棄之後等兩三年再動念想生,女性卵巢功能可能不如從前,醫師更難「無」中生「有」。其實,現在不孕的治療方式相當多,作試管嬰兒的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