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脂肪肝」竟然會導致肝癌?!台灣將近1300萬人有脂肪肝,三大危險因子在這...

鵝肝是法國傳統名菜,連對動物內臟退避三舍的西方人,都難以抵擋這道美味佳餚!鵝肝是鵝或鴨子每天灌食三次,為期四周,使大量過剩的脂肪在其肝臟積聚,最後得出腫脹肥大的肝臟,這就是我們吃的鵝肝,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如果我們也是大吃大喝,其實也是在灌食自己,養出自己的鵝肝,根據統計,台灣約有六成約將近1300萬國人有脂肪肝,不得不重視。

「脂肪肝」竟然會導致肝癌?!台灣將近1300萬人有脂肪肝,三大危險因子在這...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醫師表示,脂肪肝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假如你肝細胞有100個,其中有5個有脂肪,就叫做脂肪肝。脂肪肝是因為飲食西化造成,是一種國外的疾病,在歐美已獲證實和肝硬化、肝癌有關,傳達病人新陳代謝出問題;國衛院最新的研究發現,沒有喝酒、沒有肝硬化、只有代謝性疾病或脂肪肝也可能罹患肝癌,女性不例外。

「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酯過高」,已成國人罹患肝癌的三大風險因子,打破肝癌必經肝硬化的過程,而肝癌是一個很難纏的癌症,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江坤俊醫師說,罹患肝癌的患者,八成初期沒有症狀,得肝癌每兩年復發率高達60%,因為肝已變成癌症的環境,切除不完的腫瘤,死亡率才這麼高,曾遇過病患來動手術時有一大顆已經破掉,旁邊伴隨著無數小顆腫瘤,這樣的狀況大多活不過一年。

「脂肪肝」竟然會導致肝癌?!台灣將近1300萬人有脂肪肝,三大危險因子在這...

曾有病患被診斷肝癌,但本身沒有B、C肝,而且不喝酒,才發現是飲食習慣造成。避免得到脂肪肝,可從食物下手,營養師黃淑惠指出,例如三大邪惡食物盡量少吃,包括「高油」:燒烤、泡麵、奶酥;「高糖」:糕餅、冰淇淋、珍奶,以及「高酒精」:啤酒。常食用「紅肉」或是「加工肉品」的人,得到脂肪肝的機率會多五成。

《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醫師專家等,提供大家三周逆轉脂肪肝的方法,以及脂肪肝飲食原則、如何適量攝取五大營養素,而且身體胖瘦對抗脂肪肝方式也不同,更多小撇步及養肝之道,將在節目中與大家分享。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 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進入低度流行,疫苗需求迫在眉睫。有關我國向國外採購疫苗的到貨時程不穩定,可提供接種的剩餘量面臨短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到貨的話會立刻做相關安排。至於打完第一劑疫苗若等不到第二劑,保護力是否會減弱,陳時中表示「有可能」,不過還是比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措施調整經驗,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指揮中心說明,防疫二級警戒相關規定如下:一、通案性原則: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2. 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3....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4例本土病例,其中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均為男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8月7日至8月8日。個案分布為台北市2例、新北...

閱讀詳情 »

莫德納疫苗預計11日開放第一劑接種,以及一至三類對象、孕婦可接種第二劑。不過,有接種單位登錄接種資料身分別誤植,造成1500人意外預約成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考量預約作業結束,所有預約者一併接種。「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自11日起,開放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至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