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滋不可怕 承受污名與背負歧視才沈重

愛滋不可怕 承受污名與背負歧視才沈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愛滋三零目標: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

目前愛滋的診斷、治療都不困難,並且有多種的預防方式,但是消除歧視卻是十分困難,尤其當感染者曾經在醫療機構受到拒絕後,往後就醫都會變得提心吊膽,便會影響到醫師與患者之間的互信關係。衛福部疾管署羅一鈞副署長表示,在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愛滋三零目標」: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中,歧視是最難以測量的指標。

台灣篩檢率低 恐與污名、壓力有關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透過國際組織所開發的研究工具,共訪談全台842位感染者,以了解台灣愛滋汙名現況。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林口長庚感染科陳南伃主治醫師提到,針對聯合國希望達成的90-90-90目標中,台灣前兩項都需要再多著力,特別是第一項「透過篩檢使90%的人了解感染狀況」,台灣目前僅達成79%,成效不足的主因與感染者可能承受的社會汙名與心理壓力息息相關。

一成愛滋感染者 未經同意遭醫療人員洩漏身份

研究顯示,在過去一年內,曾有7.3%感染者在就醫時遭到拒絕,也有10.6%感染者在未經同意的情形下,曾遭到醫療人員洩露身份,這樣未經同意的告知,更可能使得感染者受到家人、伴侶、朋友、雇主的歧視比例偏高。

只要穩定服藥 一般社交生活沒問題

感染者家屬霖霖媽說,當初自己剛知道孩子感染愛滋時也不能諒解,在霖霖提出和他一起去衛生局尋求協助時,曾斷然拒絕,而當時霖霖痛苦地說「為什麼妳都不幫我」的情景,一直到現在都仍迴轉在腦海中。

甚至霖霖的姊姊知情後,便要求媽媽要將衣物分開,也提醒哥哥不要把小孩帶回家中,但霖霖媽說她看到霖霖改變了生活作息,試圖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她也覺得自己應該多了解這個疾病,才知道其實只要穩定服藥,讓體內病毒量下降,就不會經過體液血液傳染,一般的社交生活更是完全沒問題。

過度的恐懼與排斥 才是真正可怕

這讓霖霖媽驚覺真正可怕的並不是愛滋,而是像她曾經那樣過度的恐懼與排斥。現在她能做的就是陪在霖霖身邊,讓他感受到家人愛的關懷,霖霖媽也希望更多的感染者家屬能和感染者站在同一陣線,幫他們做好心理建設,只要繼續生活下去,沒有過不去的關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時序進入秋冬,在這季節變化時,異位性皮膚炎極易好發;皮膚科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作,皮膚的微生物群落失衡扮演關鍵角色,至於要對抗異位性皮膚炎,穩定病症並降低復發率,首要做好皮膚的保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王國憲主任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因基因異常、周圍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患小心失明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共有3億6千萬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失明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5倍。眼科醫師表示,長期高血糖狀態容易導致身體各器官功能失調,許多糖尿病患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飲食型態改變,據統計,國內糖尿病患者高居十大死因前四名,全台糖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不動,會導致血液滯留下肢靜脈,引起腿部腫脹、疼痛及皮膚變褐色;若血栓脫落流入肺部,恐引起肺栓塞,嚴重甚至導致休克而死亡。醫師指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在臨床上很常見,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以免發生致命危險。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到了,天氣開始轉涼、變乾燥,小心發生腦中風!醫師指出,秋季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乾燥,提醒罹患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小心血管不穩定的收縮及乾燥的氣候造成腦中風。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美靜表示,秋天氣溫、氣流變化劇烈,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會使交感神經興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