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臍帶繞頸」其實比妳想的還安全!請注意胎動狀況,把握晚餐後...

臍帶繞頸有危險?其實比妳想的還安全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主任莊志吉

孕媽咪總是為孕期做足一切努力,但仍有部分情況無法由媽媽控制,有時光是被告知孩子臍帶繞頸,就可能讓媽媽感到焦慮。事實上,臍帶繞頸對胎兒健康的威脅不大,媽媽大可不必如此焦慮。

「臍帶繞頸」其實比妳想的還安全!請注意胎動狀況,把握晚餐後...

臍帶是連結胎兒與胎盤之間的一條帶狀物,由兩條臍動脈與一條臍靜脈所組成,透過血液交換,臍靜脈藉由胎盤,將從母體血液而來的養分與氧氣帶給胎兒,並透過臍動脈,將胎兒體內的廢物與代謝物排送到母體的血液中以完成體循環。

 

臍帶滑溜.死結不容易

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主任莊志吉表示,臍帶的長度約略50公分至60公分,但實際長度又因人而有些微差異。臨床上,懷孕中後期,胎兒臍帶繞頸或繞身體的比例高達30%,但真正對胎兒健康產生威脅的案例其實很少。他解釋,因為臍帶本體是一個滑溜的帶狀物,在有限的子宮空間中,因為層層圍繞而使血管受到嚴重擠壓,並影響胎兒氧氣輸送的比率很低。臨床上常見出生後寶寶臍帶繞頸、繞身體,或是繞四肢的情況,但通常不致因此妨礙孩子的健康。

「臍帶繞頸」其實比妳想的還安全!請注意胎動狀況,把握晚餐後...

胎兒在子宮中的活動有時比較頻繁,也許會牽動臍帶,但實際促成臍帶繞頸的原因,目前沒有定論,唯一能確定的是:臍帶繞頸並非如媽媽所想像的如此危險,臨床上甚至有臍帶繞了胎兒6圈仍平安出生的案例。

 

危機從臍帶受壓迫而來

對於臍帶繞頸,媽媽直接的聯想是胎兒呼吸受阻而缺氧,但事實上,胎兒的氧氣來源是透過血液交換(斷臍後才開始用肺呼吸),若胎兒因纏繞造成窒息,通常是臍帶受到嚴重壓迫、血流無法通過才可能產生。莊志吉醫師強調,臍帶滑溜濕潤,即使纏繞,通常也不容易因為繞得太緊而造成嚴重的壓迫或擠壓。

「臍帶繞頸」其實比妳想的還安全!請注意胎動狀況,把握晚餐後...

另外,如果臍帶有受到壓迫,在非急性的情況下,可能會反映在胎兒的生長速率上,亦即臍帶受到壓迫,雖不會造成胎兒立即缺氧,卻可能造成血流不暢,讓養分與氧氣供應受到阻礙,進而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速度。

 

胎動勤留意.把握晚餐後

許多媽媽擔心如果胎兒臍帶繞頸,但臨床上,許多案例都是在臍帶纏繞的情況下出生,造成孩子生命安危的原因,多數與臍帶繞頸較無相關,媽媽可不必過於擔心。

如果真的對胎兒臍帶繞頸的問題感到憂心,媽媽可以多多注意胎動的頻率,在三餐飯後與睡前的休息時間中,如果胎動正常、頻繁,就不用太擔心。莊志吉醫師也提醒,如果媽媽壓力比較大、比較忙或比較累時,血液流經胎盤的量會減少,此時的胎動就會隨之減少,建議媽媽可儘量把握每天下班、吃過晚餐後的休息時間,仔細留意胎動,尤其晚餐之後的2小時,胎兒若有超過10次以上的胎動也不為過。但如果發現胎兒沒有動靜、胎動明顯減少、整天都沒有胎動等,就必須即時就醫確認胎兒狀況。

 

「臍帶繞頸」其實比妳想的還安全!請注意胎動狀況,把握晚餐後...

※原文刊載於2019年7月號《媽媽寶寶》389期。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臍帶繞頸讓寶寶有危險?多從胎動觀察!

自然產&剖腹產.正在待產的妳需要知道哪些事?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大腸癌更是當中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蟬連榜首更已長達八年,平均每34分鐘就會增加一名大腸癌患者。大腸癌愈早發現,治癒存活的機率愈大,偏偏有三成的民眾,在驗出糞便中有潛血反應之後,卻沒有做大腸鏡繼續追蹤,恐怕會讓病情因此延誤。以為自己沒那麼倒楣、癌症不可能找上門嗎?事實上,腫瘤細...

閱讀詳情 »

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代表慢性發炎秘密殺手正找上你!身體一旦發炎會造成自由基過多,得攝取足夠的抗氧化劑,才能避免自由基帶來的傷害!到底什麼是絕佳的抗氧化劑? ●睡眠出狀況:常常疲勞,睡太少、晚上睡不好,睡醒後,不覺得精力充沛、有黑眼圈、白天打瞌睡。 ●皮膚出狀況:皮膚容易發癢、濕疹、過敏,蚊子叮咬後...

閱讀詳情 »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以中醫觀點大多有「氣血不足」的現象。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氣血不足常見的表徵就是疲勞無力、精神不濟、心悸氣短、臉色蒼白等症狀,以冬天來說,容易手腳冰冷者也是氣血循環不良所致。然而,想要改善氣血循環,最好就是多運動,讓全身筋骨活絡起來,亦可利用空檔按壓刺激穴道,以改善不適症狀。 ...

閱讀詳情 »

許多產後婦女都會認為自己身材走樣,且「性福感」似乎不復從前,其實,跳舞就有助改善!東南亞職業摩登舞冠軍陳媦娟老師表示,像是國標舞中的華爾滋不僅是很好的運動,且舞蹈中許多縮肛提臀的動作不僅可以強化骨盆底肌群力量,幫助改善尿失禁,連帶還能增加性福感唷!  舞步曼妙的華爾滋,翩翩起舞的風采著實迷人!其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