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萌牙」後怎麼吃? 三原則突破飲食銜接期

「萌牙」後怎麼吃? 三原則突破飲食銜接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讓新手爸媽最煩惱的就是寶寶怎麼吃。尤其是當「萌牙」後,許多爸媽都以為這樣就可讓寶寶吃大人的食物了,沒想到寶寶卻開始「厭食」。寶寶長牙,就意謂著即將進入「銜接期」,所謂的銜接期就是由食物泥(副食品)進入可吃固體食物的階段,副食品專家認為,不應跳過銜接期而直接食用成人食物。到底固體食物怎麼吃?吃多少?其實,寶寶的每口營養都有大學問!

當孩子長出可以磨碎食物的第16顆牙,即小臼齒後,怎麼為孩子準備才能讓孩子吃得健康、吃得營養、吃得不挑食呢?嬰幼兒副食品專家洪嘉穗表示,若孩子在長出第16顆牙齒前每餐的食物泥(副食品)都能吃很好,且不太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建議寶寶可以「少量吃」為原則:先以食物泥(副食品)為主,加入兩倍水煮成的軟飯,並可加入剪碎的蔬菜、豆腐、碎蛋、魚……等餐桌上可以剪得很碎的食物,都可以給孩子少量嘗試食用。

原則二「固體食物增加」:當孩子越吃越好時,食物泥(副食品)便可以慢慢減少,正常固體食物慢慢增加,建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固體食物越加越多,食物泥則是補充餐桌上孩子不足的營養。

然而,當固體食物成為孩子主要飲食來源時,一樣要幫孩子將食物剪碎、剪細,不要以為孩子有了小臼齒便什麼都能吞嚥,長長的葉菜類、一整圈的蓮藕、一大塊的肉等為切小、切碎的食物,孩子在無法咀嚼磨碎的狀態下很容易噎到,因此孩子只好將其吐出,而很多父母會誤以為孩子偏食、挑食、不肯好好吃飯。

原則三「多樣化」:有些孩子已經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過鹹、過甜的食物反而會本能性的拒絕(尤其是外賣的食物),因此,照顧者在準備食物時只要遵循著保留食材原始味道的方式,便可以讓孩子吃得很愉快,譬如:燙青菜、蒸南瓜、蒸毛豆、蕃茄炒蛋、蓮藕山藥清湯……等不需太多調味的佳餚,只要每餐的食材能多樣化,讓孩子得到均衡的營養,這樣剛開始接觸正常固體食物的孩子就會吃得很滿足、很開心。

專家洪嘉穗建議,給孩子足夠的三餐飲食,避免含人工添加物、色素的食物,而水果可以在三餐飯後馬上接著食用,其餘時間除了水外,不要給予零食飲料,這樣就可使寶寶越吃越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05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三伏貼」是中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已有悠久的歷史,清朝《張氏醫通》記載:「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未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表示,由此可知,根據中醫理論,利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中藥敷貼,可有效治療慢性呼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聽過D肝嗎?國內約有15萬名B肝帶原者合併D肝,可能造成B肝治療失敗,甚至提早惡化成肝癌。國內生技公司率先研發「D型肝炎抗體試劑」,透過抽血即可檢測,準確率高達97.95%,最快預計8月可上市。15萬名國人有D肝據統計,國內約有24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其中6至7%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肺動脈高壓又稱「藍唇病」,患者可能因缺氧而嘴唇變藍,高雄榮民總醫院團隊為了讓民眾多了解「肺動脈高壓這種疾病」,特別舉辦「氣喘如牛飛輪體驗競賽」,讓民眾、醫護人員對這種疾病多一層認識。 高榮重症醫學中心暨加護醫學內科主任黃偉春表示,肺動脈高壓如果不治療,五年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蔡孟泓、梅志銓報導) 女性多希望自己的臉Q彈、有光澤,當體內膠原蛋白不夠,肌膚就很容易乾枯、鬆弛、長皺紋。 市面上膠原蛋白產品眾多,民眾選購時,如何判斷品質好壞、如何發揮最大效果呢?蔡宜方營養師提醒,民眾選購前,一定要詳細閱讀產品標示、使用建議。 民眾選擇膠原蛋白時要睜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